作為舉辦2006中國國際物流節的東道主
廣州市如何發展物流業?廣州市副市長甘新的介紹甚是詳細:廣州作為華南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地處珠江三角洲,毗鄰
香港、
澳門,其發展國際物流和區域物流的良好經濟基礎、區位優勢等自不言說,其高起點建設的空港、海港、鐵路樞紐、高快速公路網等一大批區域交通樞紐設施,進一步完善了綜合運輸體系,為廣州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環境。廣州著力構建
中國南方國際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體系重要節點,到2010年,該市將初步建成整合珠江三角洲、服務華南、輻射大西南和東南亞、面向全國和全球的海陸空物流相結合的中國南方國際現代物流中心。
為此,廣州將以六個平臺作為支撐體系。甘新介紹,一是優先建立現代物流信息平臺。在完善高速率寬帶主干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分階段建設全市統一的物流信息共用(綜合)平臺、網站和電子數據交換中心、海關報關清關系統、預出境檢驗檢疫系統、行業管理基礎項目等各類物流信息專業應用系統,實現各系統間的互聯互通。二是構筑功能健全的現代物流運輸平臺。構建由空港、海港、鐵路貨站、公路主樞紐貨運站系統和貨運通道網絡、配送道路網絡體系等構成的廣州物流運輸平臺,大力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平臺。三是建設“3+5”現代物流產業園區。按照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城市的要求,重點建設黃埔、南沙、廣州空港三大國際性樞紐型
物流園區,規劃建設芳村、白云、增城、番禺、花都五大區域性綜合型物流園區。四是打造布局合理的現代物流配送中心。選擇布局較合理、輻射面廣、功能較完善的交通樞紐貨運站和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為現代化中高級批發市場、物流配送性中心,形成專業性中高級批發市場和物流配送中心一體化的物流網絡。以區域性綜合物流園區為主要基地,逐漸將本區域內公路、鐵路、水運樞紐貨運站系統中條件好的貨運站改造和建設成為集貨運、倉儲、加工、包裝、配送、信息一體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交通樞紐物流配送中心網絡。結合商業網點布局規劃,按照城市中心區大型批發市場逐步外遷的原則,選擇一批大型專業性批發市場作為試點,將其中條件較好的建設為大型專業性物流配送中心。五是培育壯大現代
物流企業體系。充分利用廣州現有物流企業資源豐富的優勢,組建大型現代物流龍頭和骨干企業,形成跨國物流企業、國有控股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多元化并存、競爭發展的現代物流企業群體,重點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六是構建現代物流人才基地。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大型物流企業建立物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博士后流動站,引進人才,加強物流企業與高等院校、物流研究機構的聯系和合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物流研究和開發基地。鼓勵發展現代物流生產促進中介機構,為物流企業提供相關的技術信息交流平臺、評估咨詢、培訓等中介服務。鼓勵高等院校設立現代物流專業或院系,建立現代物流人才培訓基地,著力培養一大批精通外語和國際商貿業務的現代物流經營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