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將流通領域里所發生的商品買賣,以及由商品買賣所引起的人、財、物的全部運動,稱為物流。從嚴格意義上說,物流不單純是伴隨著物資流動而發生的各種活動(如:運輸、儲存、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的總稱,而是這些本來各自獨立但又有某種聯系的相關活動所形成的集成的、一體化的系統,是它們的有機結合。
物流管理的目的是盡可能的根據客戶的需求向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在完成商品(包括產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流轉的同時,創造經濟價值。所以,我們可以將物流對價值的作用概括為一下兩點:價值轉移和價值創造。
1、完成使用價值的流轉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商品的市場供求活動實際是物質流和價值流運動,即商品流通過程實際包括兩種流程。首先表現為“實體流通”(簡稱“物流”),即商品的實體運動過程,它是通過運輸、儲存及其他機構的配合來完成的。商品流通的另一過程是“交易流程”或稱之為“所有權流程”(簡稱“商流”),即商品的所有權轉移過程。它是通過一次或多次交易活動,使商品價值形式發生變化,將商品的所有權逐次轉移,最后到達消費者或使用者手中。
不難看出,物流的基本特征是實物的流通,即使用價值的流轉;而商流的本質特征則是商品價值的流轉,即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物流與商流一般是統一的,即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實現商流。正是物流與商流的辯證統一運動,推動所有商品(生產、生活、物質和精神等)的交易行為,促成了各行各業、不同種類、各個層次和大小不等的市場,并由這種市場交易的網絡形成了商品交換的供求運動和供求運動的渠道。
物流的時空觀
2、創造時空價值和加工價值
物流可以創造出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包括物流加工作業中所創造的加工附加值。物流不是“物”和“流”的簡單統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物質運動過程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時間是金錢”是物流真實的反映。商品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具有不同價格,因此時間差別和場所區別給物流帶來了“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物流過程中不同場所,根據專業化分工和場所優勢所從事的補充性的加工作業也會形成勞動對象的附加值。另外,物流的加速一定會節約商品在流通領域里的時間,這會節約流通費用,又會加快資金周轉,帶來經濟效益。現代科學技術在物流領域里的應用,大大加快了物流的速度,節約了時間。比如集裝箱、條碼、網絡信息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加快了物流速度,使現代物流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時間價值。
物流不僅存在時間特征,而且具有向高價值區流動趨向。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商品總是向價值高的場所流動。無論是從集中生產場所流向分散的需求場所,還是從分散生產場所流向集中需求場所的物流,追求場所價值是區域間、國際間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物流產業鏈不斷延伸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運輸在物流中的地位
下一篇:供應鏈管理的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