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國物流裝備市場的需求旺盛,需求量逐年上升。
無論是來自物流裝備的制造業還是銷售業的調研數據都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出口量的增加,也帶動了國內物流裝備市場的蓬勃發展。
8 .中國物流裝備市場的發展前景普遍被企業看好。
表現在生產制造類企業用于追加企業投資,增加固定資產投入。當投資環境優越,如有較好的財政鼓勵和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地價合理、搬遷成本小時,有不少的企業愿意投資建新廠。
二、我國 物流裝備市場的發展形勢
我國物流裝備市場潛力巨大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1 .汽車工業
根據汽車工業 “ 十五 ” 規劃,汽車工業發展目標是力爭到 2010 年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根據該規劃國家 “ 十五 ” 汽車市場需求預測如下:
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總量目標為: 2005 年汽車產量為 320 萬輛左右,其中轎車產量為 110 萬輛左右,汽車工業增加值為 1300 億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 l %左右。汽車產品出口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 8 %左右。 2005 年摩托車產量約為 1300 萬輛。摩托車出口占其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 15~20 %。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結構調整,將大大增加對現代物流裝備的需求。根據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制造、銷售和應用這三類企業中, 29% 的企業認為汽車是將來物流市場增長的最大亮點,在所有各類選項中排名第一位。
2 .電子、通訊產業
電子通訊器材和電腦的生產發展也很快,出現不少大型企業,這些企業發展到目前的水準,也面臨物流現代化問題。中國是世界的電子制造中心,同時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子產品市場。僅 2004 年上半年,中國電子產品進出口總值就達 1730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54% ,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 33% 。空前繁榮的電子產品進出口給中國物流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跨國境交付的復雜性也對物流公司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電子產品種類繁多,渠道復雜,銷售區域日趨廣闊。 根據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制造、銷售和應用這三類企業中, 24% 的企業認為電子產業是將來物流市場增長的亮點,在所有各類選項中排名第二位。
3 .家電產業
家電生產能力近年來增長很快,根據國家輕工業 “ 十五 ” 發展規劃,到 2005 年,主要家電產品的需求為:電冰箱 1300 萬臺,洗衣機 1800 萬臺,冷氣機 2000 萬臺,微波爐 900 萬臺,洗碗機 400 萬臺,電熱水器 1000 萬臺。一些企業正在建設現代物流系統,以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根據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制造、銷售和應用這三類企業中, 20% 的企業認為家電產業是將來物流市場增長的亮點,在所有各類選項中排名第三位。
4 .藥品、食品工業
藥品、食品工業是利潤很高的行業,一些企業尤其是合資企業的發展很快。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流輸送系統規劃與建設勢在必行的。根據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制造、銷售和應用這三類企業中, 17% 的企業認為藥品產業是將來物流市場增長的亮點,在所有各類選項中排名第四位。
5 .煙草行業
煙草行業普遍已完成主生產線的現代化改造工作,發展迅速。市場呈現出 煙草專用機械實行專賣管理、煙草包裝市場發展趨勢多元化的特點。 根據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制造、銷售和應用這三類企業中, 10% 的企業認為煙草產業是將來物流市場增長的亮點,在所有各類選項中排名第五位。
6 .商業系統及其他
連鎖超市的發展,促進了配送中心的建設。目前連鎖超市雖然發展很快,但是規模仍不足與國外同類企業相比,商品配送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分揀作業。隨著經濟發展、規模擴大,現代化大型配送中心的建設項目將增加,相關物流裝備的需求也將逐步提高。
在生產發展的同時,物流系統現代化將成為企業競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中國郵政已組建了中郵物流公司,一批郵政物流中心正在規劃與建設中,郵政物流現代化將是物流技術市場誘人的領域;空港以及其他交通樞紐的建設也為物流裝備提供了可觀的市場。
現在,幾乎所有的世界著名物流裝備企業都已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相關企業也紛紛制定發展對策,形成了激烈競爭的局面。
三、我國物流裝備市場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物流的高速發展使先進的物流裝備得到了應用,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物流裝備市場的發展并不能滿足新世紀全新物流任務的要求,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投入太少。
長期以來,我國物流基礎設施投入較少,發展比較緩慢。雖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較先進的倉儲物流設施,但從總體來看,中低端應用較多, 20 世紀 50~60 年代建造的倉庫仍在使用,自動化立體倉庫等高端的倉儲貨架系統還不多見,使用了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的現代化倉庫較少。
2 .物流裝備不統一。
我國尚處于物流裝備發展的起步階段,既缺少行業標準,又沒有行業組織,致使各種物流裝備標準不統一,相互銜接配套差。
3 .物流裝備供應商數量眾多,但普遍規模偏小,發展不規范。
4 .沒有通盤考慮整個系統如何達到最優化。
物流企業只重視單一裝備的質量與選型,沒有通盤考慮整個系統如何達到最優化。
5 .忽視對內在品質與安全指標的考察。
很多物流企業仍將價格作為選擇物流裝備的首要因素,而忽視了對內在品質與安全指標的考察。
6 .在系統規劃、設計時帶有盲目性。
部分物流企業對物流裝備的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系統規劃、設計時帶有盲目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資源的浪費。
7 .物流裝備使用率不高。
物流裝備 的管理并沒有被廣泛納入物流管理的內容,物流裝備使用率不高,裝備閑置時間較長。
四、中國物流裝備市場需求的特點
1 .質量、服務可靠性和價格。
企業在選擇購買物流裝備時,往往會考慮價格、性能、服務等諸多因素,但根據本次調研結果顯示,最終是產品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其次則是服務可靠性和價格。
另外一個特征是我國企業對物流裝備性能的要求并不是依照行業發展規律一步步地提高,而是跳躍式地發展,以超前的眼光,直接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物流技術與裝備,建設高效率的物流系統,幾乎與國外保持同步。
這固然與我國整體經濟水平與企業經濟實力密不可分,同時也說明我國物流裝備市場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客戶需求存在一定盲目性,需要加以正確引導。
2 .系統整體解決方案需求越來越大。
傳統企業習慣上只是將物流系統的改善作為物流裝備的配置和完善,而近來,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例如一些大型制造和分銷企業如海爾、神州數碼、雙鶴藥業、新疆藥業集團等在進行物流系統改造時,都非常重視其整個物流體系的系統規劃,聘請了專業的物流咨詢機構或系統集成商進行詳細的系統規劃,充分重視其整個物流系統的高效性和合理性,根據系統的需求,確定物流設施的配置和裝備的選型。
這就對物流裝備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具備系統集成能力的供應商則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在一些大項目招標中,擁有豐富專業經驗和 now-how 的跨國公司更有實力獲得客戶的青睞,并能將國外成熟的做法引入中國,使這些項目成為行業典范。
除了上述特點外,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相關行業客戶經驗等,也是目前國內企業在選擇物流裝備供應商時重點關注的問題。
3 .物流技術咨詢的價值逐漸被重視。
由于物流現代化項目規模越來越大、系統越來越復雜。一個項目可達到幾千萬以至上億元,如何立項、如何對項目進行運作?一旦失誤將對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由于計劃經濟體制造成的傳統影響,根據領導意志進行決策產生失誤的案例很多。盡管領導人可能對國內外進行過走馬觀花的考察,也可能進行過一般性專家咨詢,但是由于國情不同,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也各不相同,市場形勢和技術水平也在發展變化中,要保證項目實施的正確性是很難的;其次是由招標公司廣發標書、組織眾多的供應商進行投標,擇其優者再博采眾長制定方案。這種方法亦有不足之處,由于市場競爭決定了供應商的立場,在技術方案和報價方面都以能否中標為目的,直接由供應商制定的方案出現缺陷的可能性較大。
正確的途徑應該是,首先由中立性的技術咨詢公司進行全面規劃,對投標的技術方案提出詳細要求,之后再選擇若干供應商進行投標。比如深圳華為公司建設上億元規模的物流系統,請德國費朗霍夫物流研究院進行規劃和技術把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術咨詢工作應該及早開始,如果在基本建設開始以后再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由于建筑布局已定,對規劃的合理性可能帶來限制,甚至產生難以克服的矛盾。
上一篇:物流英漢術語
下一篇:中國物流裝備市場調查報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