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如此,許多在困境中徘徊的企業就可高枕無憂了。
那么,現代物流究竟是不是靈丹妙藥呢?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論據可以否定。
先看市場需求。凡某種經濟現象要成為新經濟增長點,衍變為產業,一般都需要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不幸的是,雖然現代物流的虛擬價值已被許多媒體、機構一而再再而三地賦予越來越美好的詞藻,但它的現實需求即始終徘徊不前。以中國倉儲協會最近的物流市場調查為例,目前工商企業第三方物流多集中于傳統項目,以物流系統設計、物流總代理為標志的高增值、綜合性現代物流服務尚示浮出水面。也就是說,正被一些欲邁向現代物流的企業所摒棄,甚至羞于啟齒的傳統活計(干線運輸、市場配送、倉儲等)恰恰是當前市場最具活力、最值得挖掘的“金礦”。
再讓我們來看看現實案例。客觀地說,我們身邊不乏較為成功的物流企業,比如上海中遠貨運有限公司、廣州寶供集團等就是依靠他們獨特的全球多式聯運系統、第三方物流服務技術脫穎而出的。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即使沒有現代物流理念的導入和提升,他們在企業管理的機制、體制和自身實力、經營業績方面就已經是同業中的佼佼者。對于這些企業而言,現代物流是其保持競爭優勢的催化劑。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事例,一些企業經營遇到困難,企業經營者關心的不是對企業經營機制、用人機制、市場定位做認真的反思、改革,而是跟著追時髦,幻想通過現代物流將企業點石成金,而又不懂物流。其結果就好像是新瓶裝了舊酒,企業困難依舊,甚至進一步惡化。
現代物流是個新興產業,也是整個物流業的發展方向,但是,就像我們談新經濟,不可全盤摒棄舊經濟,盲目追隨新經濟一樣,對在大數企業而言,現代物流在現階段仍然是“水中月,鏡中花”。所以,我們不可能把明日的希望當作今日的現實,現代企業在提防高科技泡沫時,也要提防現代物流的泡沫。
中國有句古語,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對于多數準備轉型的傳統企業來講,重要的是樹立創新、改革意識,創造良好機制,明確市場定位,營造核心競爭力,而不應該把現代物流這一更需厚積薄發的產業作為自己的唯一選擇。
上一篇:物流教育規范化的重要舉措
下一篇:物流人員應具備以下一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