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對發展現代的物流業的思考

2006-10-21 11: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現代物流業是基于社會發工深細化,并以專業化實現其綜合效益的新興產業

 商業從手工業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商品交換,標志著社會第三次大分工的順利完成。這次分工的直接動力是:專業化的分工能有效節約社會勞動,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商業的產生和發展不僅造就了一個新興而獨立的行業,同時也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生產者所需的原材料要通過一定方式進入生產過程,經營者所購商品要通過一定途徑到達消費環節,這就有了產生物流的經濟動因。在生產經營規模和銷售輻射半徑較小時,各經營主體自辦物流具有快捷和靈活的優勢。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生產力的發展不會止步,產業之間及產業內部的分工也日趨深細。受此大勢影響,工商企業內部逐步出現商流、物流、信息流分離的傾向。對規模不大的眾多經營主體來說,自辦物流與社會物流的效率和效益比較,也成為其經營決策必須考慮的問題。

 如果說商業的出現,引起銷售職能與生產職能分離的話,那么物流業的凸顯則意味著物流與商流、信息流在更高層面的融合。有一點必須提及的是,這種形似分離實為融合的趨向并不取決于人們的意愿,而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可以肯定地說,以社會化、專業化實現效率優先的現代物流業,是對傳統物流理念的揚棄。

 長期以來,人們將物流視作產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要實現生產過程的繼起,要完成商品-貨幣的驚險跳躍,物流就不可或缺。在這里,物流僅僅是“物品運輸”的化身,物流過程從屬于產銷過程,物流效率淹沒于經營效率。它只是工商企業產銷鏈中的一個螺絲,運作系里的一個部件。現代理念則把物流看作是一種資源,不同的配置能產生不同的效益,科學配置與組合能夠大大提高物流的效率;已有的經驗表明,在政府配置與市場配置、分散配置與集中配置中,后者的效率大大高于前者,這也是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運營效率差異的原因所在。對工商企業而言,用最短的時間、最好的方式、最優的服務實現商品實體的空間轉移,昭示著效益最大化目標的部分實現。對全社會而言,減少物品的重復對流,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物流設施的效能,意味著物流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節約。

 傳統理念習慣將物流詮釋為“物品流通”,也就是運運貨物而已,無足輕重。在此觀念支配下,物流成為倉儲運輸的一個環節,有貨就流,無貨就不流。快流慢流、多流少流似乎無礙大局,至于核算、效率、效益更沒有談的必要。現代理念的理解則迥然不同,認為物流是接受生產者、經營者要約,實行集中采購與分揀,分送至各要約人的系統過程,并表現出“第三方”形式的獨立人格。這種物流藉分離采購行為與銷售行為實現分工專業化,將物流功能從生產者和經營者那里剝離出來凝聚在一起,借助現代科技進行系統而有效的整合,最大限度地獲取分工專業化帶來的收益,進而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這種獨立地位和專業運作,不僅將傳統物流從產銷過程的附屬地位中解放出來,而且把商流、信息流納入自身的產業鏈,通過系統性自動與聯合性互動,產生前向與后向的連帶效應,推動生產者和經營者減少庫存和實現零庫存,節約費用、時間和空間,在專注本業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回報,進而使社會生產過程更經濟有效。

 二、我國物流業與現代物流業相距較遠,實現完全的對接尚需待以時日

 客觀地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流業的進步是十分迅速的。物流理念逐步更新,總體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化水平有所提升,這些都是不容否定的事實。但是倘若用縱比的進步來掩蓋橫比的落后,顯然有百害而無一利。事實上,我國物流業與現代物流業相比,其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
 從物流的體制看,我國物流業的組織化程度較低,空運、鐵路、公路等專業化物流系統分割運營、各自為政,這在一定程度上肢解了物流資源社會化配置的綜合效益;而星羅棋布的產銷企業都各自從事規模不等的物流運營,僅物流設施分建引起的浪費就無法估量。系統分割、資源分散的物流運營體制的長期存在,映射出“大而全”、“小而全”傳統經營理念的根深蒂固,而用犧牲效益的代價來換取所謂的“自由度”,構成了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軌的最大障礙。不僅如此,這種作為同時反映出經濟發展驅動的社會分工動力不足,流通現代化和產業化的水平較低,各環節獨立運作既成的效益不足以引起廣泛的重視。而名為國家所有實為部門所有的專業物流系統;往往利用對物流資源的壟斷構筑壁壘,獲取較高的市場份額和高額的經營利潤。本該是推動物流社會化的主導力量轉變為阻礙這一進程的樊籬,使得在市場作用比較弱小而部門力量相對強大的初期,物流社會化步履維艱。

 從物流的效率看,普遍開花的自辦物流降低了資源利用應有的集中度,而物流設施簡陋和管理水平落后,必然引發在途時間長、途中損耗大、運輸費用高、便利程度差等問題。就全社會而言,國民經濟各產業鏈是互相依存的整體,物流業的低效運行勢必拉動流通速度的放慢,并使生產周期因此而延長,進而影響社會經濟運行的節奏。就專業物流而言,行業分割和部門壟斷的存在,使得部分物流資源成為稀缺,并對競爭機制的進入形成屏障,一定程度的市場失靈必然助推價格水平的上揚,壟斷資源的部門可借機獲取壟斷利潤。而物流成本的不斷攀升,無形中強化了工商企業自辦物流的欲望。對大量分散的工商企業來說,自辦物流引起的物流資源利用不充分以及不流動,被效率和效益的忽略不計掩蓋了,家家建倉庫,戶戶有儲備,占用了大量的庫位,也耗去了大量的資金。

 從物流的層次看,我國現有物流業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物品流通”,把物品從此處運往彼處似乎就是物流的全部,以致于許多人士把物流與運輸等而同之。這種認識雖不免有點膚淺,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物流業所處的層次。物流、商流、信息流交織在一起,企業內部的考核僅視物流部門為本企業服務所發揮的效率,至于物流設施是否充分利用則另當別論。必須承認的事實是,由于自給自足的理念影響深遠,大小倉庫林林總總,自辦物流為主的格局仍會維系相當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普及現代物流理念,傳播現代物流方式,對傳統物流體系的改組和再造,發展壯大“第三方”物流或后勤保障型物流,都需待以時日。因此,我國物流業層次的提高將會是一個漸進和替代的較長過程。

 三、立足實現基礎,著眼長遠發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振興我國物流業

 我國物流業的成長,有賴于堅實的經濟基礎、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科學的管理體制。鑒于我國現有的工業化水平,以及長期形成的觀念障礙和體制慣性,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現實途徑是走改造與創新并舉的路子。

 大力弘揚先進的物流理念。用先進的物流理念替代傳統觀念,是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先導。當務之急是要充分調動理論和輿論的力量,實事求是地介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的先進物流理念、供應鏈管理理論以及跨國公司在我國的物流運作模式,強化物流是管理、物流是服務、物流是產業的理念,闡明現代物流業在專業化、社會化、規模化方面的優勢及其廣闊前景,使更多的人了解、關注、支持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同時,有選擇地介紹世界各國發展物流業的有為之舉和成功經驗,借他山之石,采眾人之長,選擇適合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物流業發展現狀,對傳統物流業進行全方位的調整、揚棄和創新,推進其向現代物流業轉變,提高我國物流業的集約化水平。另一方面,按照循序漸進、逐步接軌的原則制定我國物流業長遠發展規劃,引進國外先進的物流運作模式,組建一批現代的新型物流企業,為我國物流業與國際接軌提供示范。

 加快進行多方位的資源整合。針對我國物流業高度分散、各自為戰的現實,從提高運營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出發,有必要對物流產業進行不同層面的整合。對已成體系但相互分割的專業物流系統,應通過市場效應將其逐步納入集中管理、統一配置的體系,建立功能齊全、資源共享、服務便捷的物流服務網絡。對經濟實力雄厚、物流業務較大的企業,鼓勵其對物流功能、資產、供應鏈進行整合,并將剩余的物流力量向社會開放,提高物流營運的效率進而降低物流總成本。對大量分散的由工商企業自辦的物流,則應通過競爭行為實現社會物流與自辦物流的成本對比,驅動其將物流業務分離出去交給社會化的物流經營機構,逐步向零庫存目標邁進。

 加大政府對物流業成長的作為。現代物流業是開放式、競爭性的服務業,在我國也是一個處于成長初期的行業,政府的導向政策和必要扶持不可缺少。筆者認為,這種政策導向應集中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核心是制定統一的運行規則、政策條件和發展機遇,培育統一開放的全國大市場,讓所有物流經營主體平等競爭優勝劣汰,充分借助市場的力量促進物流業的成長。二是制定物流產業發展戰略。明確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規劃,國有物流資產進行市場化整合的制度,外資進入我國物流業的相關規定,物流產業核算體系及物流信息資源的管理等等,構造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物流產業管理體制。三是實行選擇性的政策支持。運用先進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物流設施,組建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界的新型物流系統,建立物流科研體系和培養專業人才,發展初期給予寬松稅收政策等等,通過一定的政策取向引導我國物流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
 現代物流業對傳統物流業的替代,是一個較長的漸進過程,除了上述措施以外,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哺育。只有目標明確、措施可行且環境良好,中國才會在不久的將來躋身于世界物流業大國之列。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