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營銷物流
2006-10-21 1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南極洲的冰川平穩地漂浮在洋面時,人們往往會驚嘆它們的壯觀和美麗。但常識告訴我們,支撐這一壯觀景象的是隱藏在洋面下厚實的冰層。企業在成長的歷程中,有著與冰山相似的規律:在日趨激烈的競爭對抗中,看得見的優勢不言而喻;而“冰川”之下,肯定都有穩定而有序的系統力量,正在支持和強化企業競爭力,延伸著企業的潛力。營銷物流就是這樣的系統力量。
營銷物流
跨國企業將生產外包出去,將物流委托給第三方,以便更貼近最終用戶、聚焦客戶需求和期望等。粗看起來,這些環節似乎被打散了,缺乏相關性,實際上,在這些環節背后有一條暗線貫串始終——營銷物流系統。
所謂營銷物流,是指在營銷活動過程中,產品經過計劃、預測、儲存、訂購、運輸和簽收等流轉服務活動最終到達顧客手中,同時又將顧客的需求和相關產品信息反向傳遞給企業的循環過程。營銷物流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也是市場需求鏈和企業供應鏈的交集中最具活力的環節。它的使命是圍繞市場需求,計劃最可能的供應,在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成本前提下,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營銷物流在不同行業的跨國企業有著不同的組織形態:快速消費品行業稱其為“營銷效率部”或“營銷行政物流部”,而IT業的許多公司都設有“行政物流營運部”。
營銷物流與生產、采購物流,在很長時間內都被籠統地混稱為“物流配送”或“儲運”,它很少被當作一個單獨的概念。1958年,西方經濟蕭條、企業利潤縮減,導致新經濟環境產生,在此種情況下,營銷物流才逐步以獨立的面目登上銷售營運舞臺。
作為一種復合型的物流狀態,營銷物流系統要面對諸如營銷供應、采購、成本控制、生產外包、供應商聯盟、第三方物流、渠道庫存、客戶服務等環節,進行全方位組織、統籌、控制、跟蹤以及評估管理計劃和控制范疇。因此,營銷物流的管理者必須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要具備開闊的視野,相當強的協調和溝通能力,并以客戶需求為準繩。
營銷物流是價值鏈系統的新表現形式,它整合了企業內外部后勤,協調控制生產與輸出,執行和優化營銷活動的產品服務,最終使企業以客戶需求為“第一動力”,持續而健康地推動企業良性發展,不斷降低成本、擴大利潤。
架構體系
寶潔公司和沃爾瑪公司在營銷物流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它們的高級管理者將營銷物流中的配送和運輸服務視為競爭優勢,甚至認為,在未來的幾年內,產品供給也許是唯一能夠影響他們獲利績效的環節。
就運營而言,營銷物流包括10方面的整合服務輸出:訂單管理及處理、庫存控制、需求預測、客戶服務、文件票據流轉管理、包裝、退貨處理、倉庫配送中心管理、銷售生產計劃及采購、零部件服務支持。
營銷物流的結構層次基本可以分解成戰略計劃定位、營運服務系統、客戶化增值服務。營銷物流作為營銷服務的大動脈,在實施中,所有活動都與企業的營銷目標、方案、市場活動、廣告宣傳、分銷零售、售后服務等息息相關。所以,企業的物流戰略計劃定位應處于整個物流系統最上端,它規定了企業物流的服務定位。而營運服務系統處于中間層。這個層次具體體現了企業物流能力與運作的表現,與客戶有著直觀互動和接觸。這一階段中,營銷與物流服務的關系表現得最為顯著和全面,物流能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銷售業績。企業的客戶化增值服務則是與營銷密切聯系的個性化服務,它具有差異性和不確定性,因而對企業的物流服務要求更高。
在企業營銷物流架構確定的前提下,營銷物流的整合服務傳遞系統便成為最能體現企業競爭力優勢和服務價值的窗口。在這一階段,系統呈現出可見部分與不可見部分的服務運作。
營銷物流服務系統是一個集信息、計劃、產品儲運、客戶服務系統于一體的整合體系,從不可見部分的信息系統、營銷供應計劃到后見部分的訂單處理、庫存管理、運輸系統、采購訂貨等,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聯系的內部系統。當一系列產品輸出的準備工作完成后,可見部分中的外部系統便會進入產品與服務輸出,以及與顧客接觸的互動工作中。
優勢延展
當營銷物流牽著供應鏈和需求鏈的兩端進行資源整合,并最終以顧客的需要作為導向目標時,它“隱藏在冰川下”積蓄的能量無疑是巨大的。有管理學者認為,企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源于由營銷目的與利潤目的構成的戰略目標。而只有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高效化時,營銷和利潤的實際表現才有可能達到企業預想;反之,企業就會受到來自積壓的渠道庫存、龐大的固定設備資金、清倉變賣的過時產品、疲軟的產品通路的困擾。正是這些因素將美國第三大零售商凱瑪特(Kmart)帶到了申請破產保護的境地。
商場上,一個企業出現問題或止步不前,往往是由于企業內部資源不協調或內部運作與市場不同步所致。企業啟動有效的營銷物流系統,可以使企業儲蓄內部核心力量,以便在競爭中保有充沛的體力、靈活的頭腦。但促使營銷物流系統成為企業優勢的關鍵,不在于運作戰術本身,而在于企業管理層如何從戰略角度審視、啟動營銷物流策略。
如今,戴爾(Dell)公司的營銷模式越來越受到全球企業界的關注。直銷模式使這家名不見經傳的電腦公司迅速成長為IT巨人。《BusinesstheDellWay》一書擷取了戴爾許多可供借鑒的經營經驗,而無論是直面最終客戶進行個性化營銷,還是網上訂制購物、取消存貨、與供應商結成聯盟、JIT送貨管理、實時配送跟蹤等,這些經驗無不都在強調這樣一個規律:營銷與物流的完美融合,將產生強大的震撼力。
國內企業中,對營銷物流系統的領會和運用最為全面的當推海爾——從零庫存到按訂單生產,再到JIT配送分撥,海爾以戰略的眼光把營銷和物流捆綁在一起,令“一流三網同步模式”成為創新模式的典范。有效實施營銷物流使海爾得以集中優勢資源,強化其更擅長的產品研發、質量檢控和個性化服務,從而提升它的核心競爭力。
對營銷物流的重視是企業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戰略要求。面對競爭壓力和顧客個性化的發展,再造企業營銷物流的系統,將是企業跨入更快發展階段的必修課和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