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雖然只是ERP的一部分,但卻是ERP的基礎,涵蓋了企業物資進出及內部流轉的管理鏈路,以筆者從事物流系統實施工作的結果來看,物流管理系統的實施,具有以下重要的價值。
物流管理(銷售、采購、庫存)屬于企業的基礎管理,也是ERP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價值。但是,有部分企業認為物流管理沒有什么作用,認為只有實施完整的ERP系統才能發揮信息化系統的作用,忽視了實施物流管理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實際上,物流管理雖然只是ERP的一部分,但卻是ERP的基礎,涵蓋了企業物資進出及內部流轉的管理鏈路,以筆者從事物流系統實施工作的結果來看,物流管理系統的實施,具有以下重要的價值。
一、 建立了信息標準,規范了基礎數據管理
這里所說的信息標準指的就是企業對物流系統相關信息的準確描述。一般而言,企業物流的基礎信息包括客戶檔案、供應商檔案、存貨檔案、部門設置、崗位設置等,這些信息在實施物流系統之前雖然也存在,但大多以個人記憶形式存在,缺乏準確、系統地描述,業務的進行也是在這種模糊信息的基礎上發生的。在這種情況下,同一個客戶有可能被賦予不同的名稱和代號,同一種材料也有可能有很多叫法,一種原材料是不是要根據不同的屬性定義為不同的編碼,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說法。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像是我們雖然在同一個國家,卻在應用不同的方言,技術部說的是廣東話但生產部說的是上海話,生產部要與技術部溝通就要懂廣東話,否則工作就沒法開展,如果聽個一知半解,領會錯了意思,就會引發業務處理的錯誤。
通過建立物流體系,會對系統涉及到的所有基礎信息進行整理,定義出基礎檔案的編碼標準和管理規范,消除內部溝通過程中的方言問題,從而使各部門能以共同的標準對業務信息進行描述,避免理解誤差。
二、 打破了部門信息壁壘,降低了信息溝通成本
在沒有應用物流信息系統之前,企業物流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主要通過報表、會議、電話、交談等方式實現,在這種方式下,信息的擁有者雖然了解這些信息,但受到溝通方式的局限,信息的需求者獲取的只能是片面的、被動的、不準確的、不及時的信息,這就意味著信息鏈的下游無法全面、準確、及時地對上游信息進行處理,也就意味著企業中的部門不能協調一致的開展工作。換句話說,部門間信息溝通的不暢會導致整個企業協同工作效率的下降,而這個問題很難通過手工方式加以解決。
如果應用了物流系統,情況將有很大的改觀。
首先,信息的傳遞不存在不及時的問題。信息一旦在某個部門生成,就可以被所有需要的部門查閱,毋須等待時間。其次,信息通過物流系統傳遞不會失真,避免了人為引起信息傳播誤差的可能。再者,信息的獲取方式從被動式變為主動式,信息鏈下游部門不再依賴于上游部門提供報表等媒體,只要有權限,就可以獲取需要的任何數據。總之,物流系統的應用改變了部門間信息溝通的方式,保證了信息溝通的效率和質量。
三、 規范、優化了業務流程
工作程序總是存在的,但多數企業除了財務報銷方面有較為明確的規程外,很多業務都沒有明確的流程規定。采購計劃如何確定、采購業務如何開展、領用物資要辦什么手續、銷售發貨應如何辦理等業務的處理雖然會有習慣性做法,但未必是合理的,而且會依經辦人或負責人的不同而發生變化。企業中這種流程的不明確,與部門、崗位職能的定義不明確有很大的關系,而受到影響最明顯的則是部門間工作交接的接口。如果這個接口是模糊的,就會造成工作中大量的反復,嚴重影響流程運行效率。
在實施物流系統的過程中,會對相關的部門和崗位進行明確的職能定義,規定其工作的范圍、內容和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工作流程定義,明確規定工作鏈條中每一個環節的負責人(崗位)、所要做的工作、如何做、如何與下一環節進行交接等內容。在形成了流程規范后,還可以在物流系統中進行設置,確保在系統中只能按規定的流程開展業務,從而保證了業務流程的規范性。
通常,業務流程的優化對企業運行的影響十分巨大。通過業務流程優化,原先不合理的規定被去除,不必要的程序被簡化,業務的區分變得簡單明了,再也不存在相互推諉的情況,業務運行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 降低了對基層業務人員能力的要求
物流系統的應用雖然要求業務人員具有軟件操作的能力,但對基層業務人員的要求卻降低了。舉個例子,在手工管理模式下,庫管員通常有三個職能,一是實物收發存管理,二是記賬,三是算賬。而在應用了庫存管理后,庫管員只需要能在系統中輸入收發單據即可,既不用登記賬簿,也不用知道存貨的價格,更不需要計算存貨的成本,甚至連報表也不需要編制了,因為這一切都由電腦代勞了!
五、 降低了崗位變動成本
大家都知道在新員工上崗前應該對其進行充分的培訓并做好新老員工的工作交接,才能安排其上崗,但多數企業做不到這一點。經常的情況是新員工到崗,老員工離崗,甚至這邊新人還沒到,那邊已然走人,留下一大堆事情等著新人來處理。試想,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處在一個陌生的崗位,面對著并不完善的歷史資料,有多少人能很快把工作做好?我想,即使是悟性很好的人,沒有1個月,恐怕也不能很好的接替一個陌生的崗位。
但如果已應用了物流系統就大不一樣了。首先,將會有一份詳細、明確的工作流程交給繼任者,對照自己的崗位,他能夠很快知道整個業務流程的順序,知道自己上下游的業務環節是什么,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其次,還會有一份詳盡的崗位操作手冊交給他,通過對手冊的學習,他將很快知道他的工作應如何開展,業務該如何處理,軟件應如何操作等等。最后,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原崗位的操作賬號交給他,這樣他就可以很方便的查詢這個崗位原先所作的所有業務,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新的工作。
能有這樣的效果,其根本原因是物流系統的實施天然的留給了新員工培訓所需的一切資源,整個過程不僅方便快捷,也不需要組織專門的培訓,可謂省時省力。
六、 減少了手工作業,提高了業務質量
使用軟件系統與手工操作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工模式下所有的單據、賬簿、報表全部是由經辦人手工填寫的,所要填寫的內容都是由經辦人根據印象、習慣和自身理解填制,如果填寫字跡不清或表述含糊,就會影響后續工作。如果是應用軟件系統,因所有基礎檔案如客戶名稱、產品名稱、規格等都已預先存在于軟件中,操作方式就會由手工填制變為選擇輸入,保證不會出現錯誤。另外,軟件還可以對要求輸入的項目進行規定,以確保必要的信息不會遺漏或錯輸。
七、 為財務核算提供了準確的數據來源
物流管理的實施對財務部是個解脫,因為在實施物流管理之前會計總在忙著記賬,忙著和各個部門對帳,每月能用5天時間結帳就已經是很高的效率了。在實施了物流系統之后,銷售部、采購部、庫管部的所有業務數據都可以傳入到財務處理系統中,成為財務核算、記賬的來源。財務會計再也不用忙著和各部門對帳,仔細、精確的核對業務部門所作的單據就成為財務核算唯一的關鍵。毫不夸張地說,應用物流管理系統后,只需要1天時間就可以準確地完成結帳、出報表的工作。
八、 能為經營決策提供準確、翔實的數據
隨著物流系統的應用,系統中存儲的信息就會越來越多,這就為信息的統計和分析提供了便利。在手工運行模式下,業務經營過程中雖然發生了大量的信息,但能記錄下來的少之又少,大量信息只存在于各業務經辦人的大腦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員的更替,我們將難以收集這些歷史信息,更難以進行統計和分析。但如果有物流系統,這些信息將被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想要統計某個供應商的交貨情況、想要對比某個產品的銷售狀況,系統都可以給出準確地統計報表,從而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九、 通過改革工作模式和方法,改變了各級主管和業務員的思維模式,從而幫助他們提高了業務能力
一開始,各級主管和業務員可能只是被動的接受物流系統,在實施過程中也可能因為一些挫折而產生動搖,但是,隨著系統的逐步應用,他們會慢慢體會到系統所提供的便利,進而喜歡上這套系統。當系統的應用到達一定的程度時,各級人員的思維模式就會自然的與物流系統的設計思想趨于一致,當發生新的業務或問題時,就會自覺地與系統結合,就會考慮如何與軟件結合、流程如何規定、由誰來處理、怎么處理等問題。當各級人員的認識達到一定的層次后,就會產生新的需求、會挖掘軟件的功能、會設計新的解決方法。當舊的系統不能滿足整體應用的需求后,就會提出用更好更強的系統來進行取代,以進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運行效率。
十、 為全面實施ERP奠定了基礎
ERP是為企業整體資源的協調和優化設計的,其核心是計劃管理。但計劃管理的基礎是穩定的物流管理,如果物流管理體系本身就是混亂的,銷售接單沒有規程、發貨無人負責、庫房領用、發料無人管理,很難想象制定好的計劃能被準確地執行,ERP所強調的計劃的協調性就更無從保證了。所以,對于企業整體性的信息化規劃來說,可以把實施物流管理放在ERP前面,在物流系統得到良好的應用后,實施ERP系統就成為簡單、輕松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