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裝箱化達到75%,海關信息化管理系統先進性超過美國,高速公路里程全球第二,惟獨作為所有運輸模式黏合劑的卡車運輸效率低,每年2000多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在物流環節中白白損失——
中國向先進運輸模式發展肯定很快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物流的突飛猛進,然而物流效率的低下,又拖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后腿。物流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比例,日本是9%,美國是10%,而中國是25%至28%。就是說中國一年國民生產總值中,有2000多億美元在物流環節中損失掉了,其中卡車運輸需要承擔很大的責任。中國必須完成大物流的整合,否則國家在全球的競爭力提升非常困難。”沃爾沃卡車集團亞洲區副總裁吳瑜章最近對記者發表了這樣一番宏論。
吳瑜章介紹說,卡車是惟一能做到門對門運輸的工具,空運,船運,火車運,最后必須靠公路運輸銜接,卡車是所有運輸模式的黏合劑,只有黏合劑的功能真正發揮出來,其他運輸模式才真正有效。目前中國港口集裝箱化達到75%,海關信息化管理系統先進性超過了美國,而高速公路里程3萬多公里,居全球第二,惟獨車輛集裝箱化比例非常低,不到5%,這就導致運輸過程中不斷地拆箱、拼箱,不斷地倒手。中國平均一個物流量,電子和食品產品要倒手27次,而歐美國家只有一兩次,人家是一票到位,無縫連結,而我們每個工廠,每個倉庫都積壓了那么多的貨。由于物流效率低,中國的運輸成本比人家高40%到50%。中國要增強國力,最關鍵的是要把大物流做好,而車輛的快速提升,是物流體系提升的關鍵。
據了解,目前以運輸為主的
物流企業年均資產回報率,美國為8.3%,而中國大部分企業為1%,盡管中國的司機最便宜,汽油最便宜,卡車也最便宜,可是由于運輸的無效率,造成了大量浪費,結果運輸成本最貴。如何把重卡運輸做得像美國、日本一樣準確,以運代存、代儲,及時供貨,很多倉庫便可以取消,經濟就變成有效率的發展。
早在幾年前,吳瑜章就講過一個有趣的觀點:“卡車不是車,是賺錢的機器”。他從不認為高檔卡車,價格貴,運費也就一定貴。他舉例說,沃爾沃重卡一個月可跑四五萬公里,不超載拉30噸,一個月就是150多萬噸公里。而別的車超載拉40噸,時速三四十公里,車子完好率只有60%,一個月只能運營20天。因為效率高,沃爾沃噸公里收費反而比這些車子低,而且備貨越來越低,因為準確性高,系統的效率越來越高。
他說,中國從傳統運輸向更先進運輸發展,過程肯定會來得很快,往往國外需要三四十年實現的事情,中國一般五到八年就完成了,像因特網,移動電話,港口和海關的管理整合,都是很快完成的,中國重卡市場的提升也一樣會很快實現。
中國重卡業很快會從“春秋時代”進入“戰國時代”,最后應該只剩三到四家。下一輪競爭,將表現為高速度、不超載的高載重、高完好率、高安全度、低耗能、低排放、低維修率的全面較量,從“拼刺刀”,變成集團軍作戰,沿著高速公路網,在全國整體物流的構架上進行整體競爭。
中國,世界重卡整合最后的導火索
吳瑜章認為,現在中國在高效率物流領域基本還是處女地,而物流市場又這么大,中國的一呼一吸足以影響全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卡車的發展又還在低級階段,世界的重卡企業必將依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進行下一輪洗牌。中國是世界重卡市場整合最后的導火索,誰失去了中國市場,誰就失去了機會。
沃爾沃集團高層提出“沃爾沃集團在中國不是要本土化,而是要中國化”。吳瑜章告訴記者,“本土化”與“中國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本土化”是跨國公司進到中國,工作人員逐漸變成中國人,而“中國化”則是整個集團的重心往中國轉移,是集團全球宏觀戰略層面布局的改變。從集團到卡車公司,從國際區到亞太,到我這兒,所有各級高層,對這個問題都有一個清晰的共識。那時候說沃爾沃集團是瑞典公司,但是它大部分的業務在中國,現在亞洲總部已經搬到中國,下一步國際區的總部也將搬到中國,整個業務重心移到了中國,就不再是一個外國公司,而是一個中國公司了。
沃爾沃不僅要把零部件拿到中國制造、全球供貨,把研發要拿進來,發動機已經進來了,是花80億元人民幣剛剛開發出來的嶄新的發動機。允許把自己的發動機裝在別人的車上,這在沃爾沃歷史上是第一次。這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第一次有一家公司,把自己最新的“心臟”移植到中國,和中國企業共同享用自己的最新發動機。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對此評價很高,覺得沃爾沃態度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吳瑜章說如果總部移到中國,頭腦在中國,心臟在中國,全球供應商在中國,面對的是全球市場,那么它是一個什么企業呢?我們所做的是對所有方面有利的戰略性價值鏈配置,達到的是一加一等于七的效果。這就是沃爾沃集團的中國化。
目前盡管沃爾沃在中國市場銷量還不算大,但是依照中國化的集團戰略,中國在沃爾沃全球戰略的地位卻是在最高點。吳瑜章對此的解釋是,企業發展有五個層面的問題,一是方向,二是戰略,三是戰術,四是資源和能力配置,五是執行。對于一家大的跨國公司來說,方向和戰略層面的問題,并不體現在戰術重要的市場上。沃爾沃集團認為,中國對整個集團在下一輪全球洗牌中是最關鍵的一點,因此在方向和戰略層面上是站在最重要的結點上。
中國重卡市場的整合,最后剩下的會不會全都是跨國公司?吳瑜章認為現在的公司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本土企業有自己的優勢,但是要跟跨國公司優勢互補,在全球市場上進行競爭。沃爾沃公司最大的股東并不是瑞典人,股東中有法國的,有美國的,有德國的,有瑞士的,很快也會有中國的,這就是跨國公司。中國企業要活下去,必須也變成跨國公司。以前是外國公司買中國公司,今后可能是中國公司買外國公司進行擴張。
深圳中集集團,和人家合作,就飛快擴張,很快做到世界集裝箱的老大。將來的局勢一定是外國公司的中國化,同時中國公司也跨國化,這個進程肯定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