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天貓、美團……如今很多我們熟悉的電商與商超平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配送渠道,有些甚至還走在了科技前沿、用上了時髦的無人配送,但作為全球最知名的電商平臺,亞馬遜最近玩了一票大的,他們不再將配送載體局限于地面,而是把目光放眼天空,推出了無人機配送計劃——將在加州圣華金縣試行“Prime Air”無人機送貨。
眾所周知,無人配送主要是為了降低人工配送成本,而亞馬遜的無人機配送顯然并不夠“降本”,這無疑與無人配送的初衷背道而馳,很難實現普及;另一方面,國內人力配送成本也在近幾年呈現出了逐漸上漲的趨勢,而以L4級自動駕駛技術能夠在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上實現成本可控、規模可期的商業化落地為節點,則讓京東、美團在內的諸多電商平臺及毫末智行等自動駕駛企業紛紛加入到了研發無人配送的大潮中。
例如位于北京的著名商超品牌物美,就與毫末智行合作推出了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小魔駝,并在順義區馬坡進行了一年多的商業化運營,其配送范圍涵蓋物美馬坡店附近的60多個社區,到目前為止已經配送了6萬多單,獲得了物美超市以及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此外,美團也曾與毫末智行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魔袋20”的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這款車型同樣能進行履約配送。小魔駝與魔袋20還都曾在疫情期間為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個封控社區提供了可觀的運力服務。
來自頭部電商、商超平臺與自動駕駛企業的商業化運營成果令人振奮,這說明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這一產品并不是空有噱頭,而是實打實能夠為產業客戶與用戶帶來便利的產品;但另一方面,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市場的崛起也暴露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產品有了,但成本還是很高”。
具體來看,當前各大自動駕駛企業還處在“堆料”的階段,這導致當前絕大多數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的單車成本都在20萬元以上,而人力配送成本大多還保持在一年10萬元以內;另一方面,走生意的人都知道“批發價”要比“零售價”便宜,自動駕駛企業在量產方面形不成規模,單車成本自然也就更高。這種“虛假的繁榮”顯然不是企業客戶希望看到的,如果成本降不下來,他們又何必追隨無人配送的大潮呢?
在這方面,來自國內的自動駕駛企業毫末智行又為我們帶了一個好頭,其在前不久正式推出了第二代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小魔駝2.0,這款車型搭載有毫末智行自主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不僅擁有與行業主流產品一致的性能與功能體驗,12.88萬元的售價還首次將產品價格拉至了10萬元級別,可以說是海內外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中的首款真正具備“性價比”的產品,這對于整個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行業的普惠化進程,都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科技助力,數字賦能,在高性價比的小魔駝2.0的帶領下,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的商業化進程也將被正式開啟。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小魔駝2.0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捷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