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數據

京東“618”累計交易1199億元7億件商品需要物流更“智慧”

2017-7-1 10:43:47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 關注度:
摘要:6月19日,京東公布官方統計數據,618期間(1日~18日),銷售額突破1199億元,銷售商品7億件,據稱包裹可以塞滿5.9萬個12米集裝箱,包裹重量堪比957架滿載的空客A380。 今年618是新零售提出后的首個年中大促,線下實體深入參與融合,天貓主動挑起價... ...
6月19日,京東公布官方統計數據,618期間(1日~18日),銷售額突破1199億元,銷售商品7億件,據稱包裹可以塞滿5.9萬個12米集裝箱,包裹重量堪比957架滿載的空客A380。
今年618是新零售提出后的首個年中大促,線下實體深入參與融合,天貓主動挑起價格戰,貓狗近身肉搏,更是調動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
這般瘋狂的購物和龐大的訂單量,帶來的是物流端的高壓。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就認為:“中國物流一定是幫了中國電商,但是在未來物流會逐漸形成電子商務的一些瓶頸,物流技術的迭代速度跟不上電子商務。”
無論口水仗打得多么轟轟烈烈、精彩紛呈,物流戰才是體驗、實力的展現。天貓今年倚仗菜鳥聯盟的平臺力量、菜鳥的智慧物流能力以及倉儲布局能力的完善立志將當日達和次日達植入大促標配之中;而京東剛剛宣布完成中小件、大件的大陸全網建設,倉儲能力和“211”時效不在話下,今年出動的是神秘了很多年的無人機、無人車和尚在進化的無人倉(目前只能算相對先進的全自動化倉)。
充滿想象和潛力的京東無人倉
無人倉5分鐘出庫一個包裹
這是一臺筆記本電腦,躺在20米高的貨架上,等待著自己被選中預定的那一刻。
60秒,在密集的倉庫貨架之間,它被堆垛機從高空中安穩地搬運而下,在有幾百米縱深的存儲區,他被AGV機器人運送到揀選區。
5秒,經過自動包裝設備即時偵測,2秒鐘,設備根據他的大小用膜料包好封袋,形成包裹。
3分鐘,貼上用戶信息的包裹被送上交叉帶分揀機,與同一目的地的包裹合流,被裝入運輸車,送達配送站,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
除了打包京東都能無人化
不要覺得夢幻,這樣的情況已經在京東的倉庫內實現。肖軍介紹國內已經實現小批量生產,京東在北京、上海、武漢、濟南開始了落地性的運營。
在上述5分鐘誕生的一個包裹案例中,擁有消費者難以想象的物流技術進步。20米的貨架就是一個質變,原先京東的倉也只能存到2米,現在可以將機器人運動軌道做到18米的高度。
人的行走速度是1米/秒,而高空搬運機器人借助軌道的作業速度在6米/秒,“人與機器人的效率是沒法比的,一個人的作業時間是8小時,機器人運動靠電池,這些運動軌道上都帶有低壓電(人可接觸),持續24小時不斷生產。”
搬運出后,流動到特定揀選位,就有機械臂依靠視覺技術抓取用戶所需商品,消費者訂單上有什么抓什么。
機器人解放物流人力
之前是什么樣的情景呢?就在一年以前,大促期間,記者參觀電商倉庫還能看到一堆倉庫揀選人員拿著訂單推著車子滿倉庫找對應商品,然后人工分類,為了避免錯誤再全部掃描一遍,接著手動標記出貨最后送去打包,看著是借助了很多高科技和先進的系統,但程序依然很長很繁瑣。尤其是人力強度非常大,一個“雙11”下來等于跑了一個馬拉松。
而京東目前能實現除了最后打包借助人力,其他環節全部無人化,而年底連打包都會由機器人替代了,“我們今年年底在上海上線一個無人倉會實現自動打包。”
618啟動9個 “亞洲一號”
除此之外,倉儲方面,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開放業務部負責人唐偉在618現場介紹,此次618,京東還全面啟動了武漢、上海、廣州等9個“亞洲一號”,其中廣州“亞洲一號”在今年5月份正式投用自動化分揀機,每臺分揀效率達2萬件/小時,是人工分揀的12倍。
無人機既送貨又搞植保
無人機進入日常化運用
京東“三無產品”中最火的要數無人機,今年618期間,京東宣布無人機正式開啟日;\營,其首個無人機運營中心和未來的全國調度中心落戶在劉強東老家江蘇宿遷
根據肖軍的介紹,目前京東研發有3類無人機,旋翼類電動無人機、旋翼類四軸無人機和垂直起降固定翼的無人機,并且每種類型分別有載重不同和里程不同的機型。
無人機只飛農村固定線
據其的表述:“無人機在農村飛行,不會在任何城市飛行,這是一個定義。它屬于偏遠地區人口密集度低的地方的飛行!
無人機未來屬于農村,是偏遠地區的配送運力補充。根據現場了解到的情況,每一架無人機只有1條或者兩條固定航線,且每個航線程序加密,黑客無法入侵,這一切均為了規避安全隱患,拿到政府部門的批文。但目前來看,這一點仍比較困難,此前無人機飛行每次都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申報審批,這種情況下模式無法大規模推廣。
從物流拓展農業植保領域
或許正是物流領域的推進難度,讓京東摸索了無人機其他領域的應用,618京東活動現場肖軍大篇幅介紹了京東無人機在植保上的應用,為此還在5月成立中國第一個植保無人機聯盟。
據悉,植保無人機主要應用于農業上的農藥噴灑和施肥。此前農業上一直依靠純人力勞動或者滴灌等技術,但一些特殊地理位置的農作物、經濟林噴灑難度很大,而物流配送的無人機經過改造可以用于此,效率是人工的30-50倍。
無人機為何不向全國拓展?
雖然無人機多行業拓展和應用是件好事,但此前京東搞得風風火火,要在物流配送上大展拳腳的無人機如今做的卻是應用領域的拓展而非地域覆蓋的推進,不得不引人深思。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曾公開表示過:“無人機將來并不會成為末端配送的主力,從近期來看如何解決快遞物流標準化及數據信息化更為實際!
無人車和配送員轉型的未來
智能末端配送成趨勢“三無產品”之三是無人車,618期間,京東實現了無人車的全球首單配送。雖然鑒于安全問題和交通復雜應對難題,還只能在封閉式環境內投用,其帶來的安全隱患和其自身的安全問題仍尚待驗證,但這一步投射的是智能化替代人力、高科技解放人力的未來,或許會成為物流標志性事件。
只是運力補充替代暫無望
由此就帶來了兩大問題,首先是末端智能配送提升空間問題。根據記者在現場了解的情況看,京東的無人車應用仍稍顯稚嫩,移動速度受限于反應速度、考慮行人安全,效率優勢并不明顯。這與其不菲的造價矛盾顯著。
無法送貨上樓,對一些特殊消費者,例如老年人、孕婦等會造成不便。
當然,按照京東的說法,目前的無人車更多是為了解放人力——避免配送員長時間等待的無用功,是作為運力補充存在的。從配送事例看,目前也僅限于此了。
訂單增長幾十倍才能保住小哥飯碗?
東方面認為,無人車還在場景適應和學習中,未來效率還會有提升,肖軍也提到正在研發重型搬運機械,爬樓梯的機器人等。
而這又產生了另一方面的問題,一旦機械效率足以替代大部分人力,京東配送大部隊的培訓轉型就勢在必行。肖軍稱,機器人與快遞員是融合關系,未來在社會開放性場景中,人會成為機器的監督和管控角色。但這種監督管控并非一對一,而是一對幾十,這意味著未來京東的銷售要撐起幾十倍于現今的訂單才能保住目前所有快遞小哥的崗位。
線性化未來抹平波峰波谷機器人產能可控誕生線性未來但對消費者來講,被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預定的未來,將會有極致的物流體驗。因為一切變得可預測、可控了。
人的產能是有彈性的,跑得快一點可以送幾百個包裹,跑的慢一點可以100多,但是機器的產能是固定的,不受大促環境影響!八晕覀兊奈锪魑磥硎蔷性的,有了線性產能就能做好預期管理,知道這一波今天促銷生產,未來三天生產完,消費者接收時效也更穩定!
低成本配備物流高峰運力
另一方面對物流方也是一大喜訊。舉個例子,大促期間,一個倉庫平時用10臺機器人,高峰要用30臺,機器人可以備量到峰值,但是人力不行,成本太高。
電商訂單有波峰波谷,物流企業一般都是按照平均水平配備運力,但這意味到了高峰期就是高成本付出,有時甚至是賠本賺吆喝。而用機器人可以配備高峰運力,平時把機器人關掉,成本幾乎為零,還能拓展到新的應用場景,開拓更多的物流產品。
京東:機器人四五年回收成本
但這些機器人的成本并不算親民。連肖軍都承認有些環節的機器人成本比人工貴。“舉個例子,現在總體的打包機器對加工的精度和整個工具,整個的制造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我們這個機器一般都能使用八年到十年,所以說在未來的四五年之內就能將成本回收回來,后面變成成本降低的過程,會一次性投入大一些。”
不過,智慧物流趨勢提醒著整個行業必須邁出艱難的第一步。因為在物流領域很多事情是人力無法完成的,并非是單純的人工成本問題。例如18層貨架,在18層貨架上來回穿梭,這就是非人類的工作了。并且隨著馬云所說的一天10億包裹的日子漸近,24小時工作成為必要的提效手段,現在采用三班倒的方式,但這就需要3~4倍的人力投入,而機器人完全可以實現24小時作業,還只需一個。
“211”時效率降低 智慧物流程度仍低
智慧發展加速高時效不及之前?
然而,雖然一切看起來很美好,但從京東發布數據來看,可能智慧物流的旅程才剛起步。
根據京東官方公告,618期間,自營訂單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比例超過80%。而早在2015年底,京東就曾發布過自營商品配送中,當日達和次日達比例超過85%。記者在6月初,還未進入618高峰期的京東訂單,就是隔日達,坐標還是北京。
菜鳥將當日達和次日達寫入大促標配
相比較,一向在時效上被京東碾壓的天貓,今年618大促,普遍反響時效得到明顯提升,截至6月18日中午,全國已有254個城市的消費者收到了6月18日當天下單購買的包裹,囊括了全國各個省份。菜鳥甚至把當日達和次日達寫入了大促的標配,未來大促期間也會與平時一樣享受同樣時效體驗。
而菜鳥今年的物流準備,是物流行業比較慣常使用的多點布倉、與物流企業“聯合作戰”、大數據預測、啟用全自動化倉庫和高自動化設備等手段。
由此可見,京東想要成為的技術型企業,想要依靠技術解決物流問題的征程才剛剛起步,真正的物流質變還待日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