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企業物流管理的現狀分析
1.1企業對物流領域的重視程度不高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的關注焦點主要是放在產品質量及銷售利潤兩大方面,相比之下,物流管理所受到的重視程度較小。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會想盡各種方法降低成本,從而忽視了物流給企業所帶來的潛在利潤,導致我國的物流管理仍然處于滯后狀態。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我國市場,他們在物流管理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優勢,因此我國大中型企業對于現代物流體系的建設已經迫在眉睫。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現階段我國一些大中型企業已經意識到了物流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并開始著手建設現代物流管理體系,以此來提高企業效益。
1.2企業力量分布不均勻
大部分企業很難在采購、生產、質量、物流方面同時保證規模經濟,特別是一些小型物流企業,很難為那些外資企業、醫藥企業等特殊行業提供高端物流服務,有一部分由大型傳統企業轉變而成的物流企業仍然處于轉型階段,還未體現出雄厚的實力。因此,目前我國市場上規模較大的物流企業還是相對較少的。多數企業在物流管理及物流控制方面的實踐經驗較淺,且缺乏相應的技術,因此整體物流運作率較低,無法凸顯出明顯的優勢。有時候甚至還不如一些企業自帶物流的工作效率。而且我國很多物流企業在經營策略方面偏向短期發展,缺乏長期戰略,企業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造屬于企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制定長期戰略目標,才能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穩步發展。
1.3信息交流體系及標準體系不完善
在目前這個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集中在綜合實力的競爭上面,而物流是企業的主要職能之一。實際上,物流過程可以被稱為“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一體化”過程。企業只有將這三個方面進行有效地整合,才能真正實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最終宗旨。物流信息化管理已經逐漸成為了現代化物流企業的基本管理方式,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在信息采集和信息處理方面的效率低下,雖然很多企業都配置了電腦,但是并沒有形成標準的體系,也沒有構建覆蓋全公司的網絡。我國國民經濟已經跨越了20多年,各個行業基本上都已經形成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標準體系,但是這些體系在形成的過程中,并沒有將現代物流發展考慮進去。例如我國在鐵路、航空、海運、公路等運輸系統都存在自己的技術規范及標準流程,他們的管理手段各不相同,這樣嚴重制約了我國物流領域的協調發展。
1.4物流專業人才短缺
一些外資物流企業在我國開展了大規模業務,并占領了市場上大部分的物流人才。外資物流企業通過儲備和壟斷物流人才等方式,為自身業務擴展做了充分的準備。外資物流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滿足顧客不斷增長的要求,必須不斷擴大在國內的物流人員隊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跨國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將會涉及銷售及供應商管理、體系維護等相關領域,在外資物流企業不斷增加專業人員需求的同時,中國一些本土的物流企業正面臨著物流人才短缺的局面,并且在短期時間內很難解決。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高達60萬人左右,相關專家也表明,在未來的十年內,中國都將持續處于物流人才的高峰需求階段,而我國在高校物流專業所設置的招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量。這些問題都亟需得到解決,否則便會成為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罪魁禍首。
1.5物流管理體系相對落后
我國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工較細,在各個領域中都設置了很多相關管理機構,并各自形成不同的體系,并多頭領導。在物流領域中也設置了許多相關機構和部門,并逐漸形成多元化管理體系。各個物流企業或機構僅為隸屬部門提供服務,并只對上級管理機構負責,這種縱向管理方式的確存在很多優勢,但是橫向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也會導致物流行業的發展受到阻礙。這種縱向管理制度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曾經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市場經濟難以適應這種管理機制。其不適應性主要體現在:不利于國家對物流領域的統一管理,還會導致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專業技術的滯后,并引起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
二、我國物流管理的戰略措施分析
2.1提高企業對物流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根據現代物流原理及其供應鏈理論基礎,借鑒經濟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包含儲存、運輸等各方面的物流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企業內部的經營成本,提高銷售利潤,并增強企業在同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有效地規避風險。從企業自身角度來看,物流管理的核心內容便是供應鏈中不斷流動的庫存“。在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最適量的物料”,是企業物流管理的宗旨所在。企業物流工作覆蓋了整個生產過程及銷售過程,如果稍有留意便會發現,良好的物流管理體系可以為企業帶來不少的利潤,可謂是“企業腳下的金礦”。因此,大部分企業已經將完善物流管理體系作為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的首要方式。
2.2提升綜合競爭力
企業應致力于將自身發展成為擁有雄厚資金、強大的海外服務網絡、豐富的行業知識及經驗的全方面綜合型大型物流企業。物流行業想要形成一定的規模,必須經歷一個漫長的階段,但是中國加入WTO這一舉措必將會加快這一進程,中國的物流行業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努力通過資產整合等方式,改革行業內部結構。中國無論是在倉儲還是運輸方面的設施數量相對較多,但是所具備的功能和服務質量卻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很難形成體系,與生產企業的需求不一致。因此,我國物流企業必須要致力于改善管理力度,并以市場為導向來實現不同領域直接的橫向互動,取長補短,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并完善體系服務功能,增強服務覆蓋范圍,擴大市場輻射力,提升綜合實力,將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工作推向更高的平臺。
2.3培養優質物流管理人才
針對這一個戰略,首先政府應在社會范圍內支持開展物流科研工作,通過這一舉措來大力支持物流基礎理論及專業技術方面的深入挖掘,并充分調動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之間的積極性及互相合作。其次,應該對物流人員開展多元化的物流教學,以此來保證他們形成科學合理的人才結構,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水準。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各個高等院校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來制定相關專業的招生數量,及時滿足市場對物流人才的大量要求。除此之外,高校還應合理安排相關課程,保證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物流人才。政府還應引導企業、行業組織及民辦教育機構積極舉辦多樣化的物流人才培訓課程,并分析國外成功案例,向其進行借鑒,在物流行業中推行物流相關從業資格的資質管理體系。最后,應加強物流專業師資力量的建設,并保證所提供的物流教材以最優的品質面向社會。
三、結語
通過國外經驗可以得知,從物流管理中所獲得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但是由于我國物流管理工作相對較為落后,在理念還是方式方面都還有待提高,這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來實現。目前物流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峰階段,正在快速的發展當中,應該及時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抓住每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機會,制定長期發展戰略目標,調整企業在市場中的定位,并不斷借鑒國外企業的成功經驗及先進理論,開發出面向全社會的高質量產品及服務,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水平。相信經過人們的不懈努力,我國物流管理工作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平臺。
作者:盧施施 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循環經濟下的綠色物流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