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銷售對庫存不負責?
2017-4-6 2:33:26 來源: 編輯: 關注度:摘要:在很多公司,供應鏈苦于銷售對庫存不負責任。表面上看,是銷售不愿承擔責任,而根源則是需求計劃沒有閉環的結果。
在這些公司,需求計劃一般會遵循“由(歷史)數據開始,由判斷結束”,在分析歷史需求數據的基礎上,征求營銷的反饋意見而生成。但... ...
在很多公司,供應鏈苦于銷售對庫存不負責任。表面上看,是銷售不愿承擔責任,而根源則是需求計劃沒有閉環的結果。
在這些公司,需求計劃一般會遵循“由(歷史)數據開始,由判斷結束”,在分析歷史需求數據的基礎上,征求營銷的反饋意見而生成。但最重要的一步則是把最后的需求計劃與銷售達成一致,卻往往沒做。也就是說,需求計劃流程是開口的,無法形成閉環管理。
在閉環的需求計劃下,制定計劃的時候是結合銷售的判斷,以銷定產;一旦需求計劃制定了,與銷售達成共識后,就成了以產定銷——供應鏈按照這個計劃來生產,銷售一定得把生產出來的產品賣掉。所以,閉環的需求計劃要實現兩個目標:其一,供應鏈按照這樣的計劃來生產;其二,銷售要按照這樣的計劃來銷售。這樣一來,才能夠同時約束、激勵銷售和供應鏈兩個團隊,兩頭一起湊,才能在達成銷售目標的同時,也能控制住庫存。
在需求計劃流程開口的情況下,需求計劃對于供應鏈有約束作用,但對銷售則否,結果就是銷售對庫存不負責任,也讓供應鏈習慣性地成為銷售業績不達標的替罪羊。要知道,所有的預測都是錯誤的:不管需求計劃做得多好,生產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是客戶想要的;反之,客戶想要的,注定有一部分不是已經生產出來的。在閉環的需求計劃體系下,銷售對庫存負責,會想方設法管理需求,說服客戶買下已有的庫存;在開口的需求計劃體系下,這卻習慣性地成為銷售的借口——客戶需要,但供應鏈沒有生產出來,你讓我怎么達成銷售目標?
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案是,形成閉環的需求計劃流程,達成銷售與運營的真正協調。
這一問題解決了的標志有兩個:一是,需求計劃的責任人是銷售的副總——具體做計劃的可以是供應鏈運營;二是,銷售不再動不動就拿“客戶想要的我們沒有”做借口——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任務不只是接單,更重要的是管理和引導客戶的需求。這也是銷售與運營計劃(S&OP)的關鍵,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方可實現,因為涉及到副總裁級別的人承擔責任問題。
(作者系西斯國際執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