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曾指責敘利亞政府發動了此次襲擊,并指責俄羅斯未能約束敘利亞。隨后,美軍就化武事件針對敘利亞發動的空襲行動,導致國際社會再次一片嘩然。
據俄媒報道,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指責美國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則稱對敘打擊是為阻止其使用化學武器。
俄指美已越過紅線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針對黑莉的言論,俄羅斯議員阿列克謝·普什科夫9日在其“推特”主頁上發文稱,“黑莉沒有任何關于大馬士革使用化學武器的信息,如果有,美國會公開的。這明顯就是虛張聲勢,就像伊拉克戰爭那次一樣。”
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的聯合行動指揮中心9日也發表聲明說,作為敘利亞盟友,俄伊將強力回應針對敘的侵略行為。
聲明說,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已“越過紅線”,是對敘利亞主權的侵犯,是一個危險的先例,“今后我們將強力回應任何一方針對敘利亞的任何侵略行為”。
聲明指責美國未經聯合國許可,在敘利亞化武事件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就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聲明說敘政府的盟友將加大對敘利亞的支持力度。
據報道,敘利亞總統巴沙爾9日與伊朗總統魯哈尼通電話,魯哈尼譴責稱美國的軍事打擊是侵略行為,并表示伊朗支持敘方打擊恐怖主義及其為和平解決危機所作的努力。
美醞釀進一步行動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敘利亞自2013年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以來,已履行全部相關義務。禁止化學武器組織2016年1月發布公報說,敘利亞政府申報的最后一批化學武器已被銷毀,標志著敘利亞已申報化武的銷毀工作全部完成。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8日說,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迄今沒有拿出證據證明遭“戰斧”打擊的沙伊拉特空軍基地內存有化學武器。
“美國軍艦上發起的巡航導彈擊中沙伊拉特空軍基地已經一天時間,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依舊未能提供這一基地存有化學武器的證據,”科納申科夫說。
按他的說法,沙伊拉特空軍基地遭空襲后,大量消防員和警察在沒有佩戴防毒面具的情況下進入了基地,這里沒有任何化武跡象。
“要取得并向國際社會展示沙伊拉特空軍基地存在有毒物質的證據,就是向那里派去一支專家團隊。”科納申科夫說。
不過,對于俄方的指責,特朗普表現得不以為然。
據俄媒報道,特朗普9日就美軍對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軍事設施發動攻擊一事致函國會指出,美國獲取了顯示阿薩德政權用化學武器對平民發動了攻擊的情報,美軍對敘利亞的攻擊目的是阻止其使用化學武器。信函還稱:“如有必要且妥當的話,將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另據報道,9日黑莉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正與其政府成員討論因俄羅斯和伊朗支持敘利亞而實施新制裁的可能性。
兩國關系蒙上陰影
俄媒報道指出,盡管此次空襲美方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導致大量平民傷亡”為理由,且在此次化武事件發生72小時內采取軍事行動,但從空襲目標選擇、武器運用等方面均可看出,美國軍方似乎早有籌劃,可隨時準備實施軍事行動。
科納申科夫還表示,化武事件只是美國對敘政府發動襲擊的一個借口,事實上美國早有此意。他指出,“非常明顯,任何專家都能看出,美國向敘利亞發射巡航導彈一事,是在敘利亞化武事件發生之前很久便策劃好的,敘利亞化武事件的發生只是為采取這一軍事行動提供了借口。”
相比較奧巴馬政府在中東問題上的無作為,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依靠“突然”發動空襲,宣告美國重返中東爭奪。特朗普此前曾表示“不再堅持巴沙爾必須下臺”的立場,但從此次空襲看,特朗普對巴沙爾政權的態度已回到了奧巴馬時代。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俄一直對俄美關系轉圜持謹慎樂觀態度,而圍繞敘利亞和談及聯合反恐是俄期望的突破口。此次特朗普對敘利亞政府軍采取軍事打擊行動,給俄通過敘利亞問題改善俄美關系,并最終尋求烏克蘭危機的解決方案蒙上陰影。俄美此前商議,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擬于近期訪俄,為“普特會”鋪路,但美國突然軍事打擊敘利亞,為蒂勒森訪俄之行蒙上一層陰影,甚至蒂勒森訪俄之行有可能“流產”。
此前,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就因敘利亞事件取消了原定于本月10日出訪俄羅斯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