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農村牧區貧困面大、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守著豐富的特色農畜產品卻面臨著銷售難、農牧民增收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奈曼旗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本土電商企業已發展到19家,嘎查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586個,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到1500多人。電子商務讓貧困地區農牧民搭上了網絡順風車,借助互聯網打通了銷售渠道,實現了增收。2016年5月份,該旗成功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旗。
奈曼旗選擇有一定產業基礎和農牧民參與度較高的貧困村作為試點,打造一批電子商務扶貧村。目前,已建設電商扶貧服務中心5個,每個電商扶貧服務中心輻射周邊7至8個貧困村,形成了區域性電商扶貧聚集區。通過發揮“互聯網+直銷”的優勢,讓農民掌握一技之長,在家中就業實現增收。鼓勵鄉鎮干部、大學生村官、貧困村在校大學生以及有意愿的貧困戶開設網店,代銷農特產品實現增收,帶動產業扶貧。
要發展電商,首先得解決貧困地區群眾無網可用的問題。奈曼旗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向貧困地區延伸,貧困村4G基站網絡全覆蓋,實現覆蓋城鄉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寬帶接入網。預計到今年年底,全旗75個貧困村將實現寬帶全覆蓋。
為破解農村電商人才短缺的難題,奈曼旗依托設在村部的電子商務扶貧服務中心,對貧困地區的農牧民進行電子商務運營服務、操作、網上購物等方面的培訓,確保電子商務培訓“到村到戶到人”。目前,全旗已培訓4500人次,今年還計劃培訓貧困人口900人以上。大沁他拉鎮昂乃村的蘭素梅在培訓后,在網上開店銷售土雞、小米等特色農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效益。
網通了,物流體系又成了制約農村電商發展新的短板。奈曼旗延伸服務觸角,以本土電商企業為依托,不斷完善物流配送線路布局,一年來依托“品農網”“奈曼商城網”,建成物流配送線路10條,日均快件配送量達到400件以上,實現了各類商品配送服務24小時內到村到戶。同時,將農村產出的農副產品回收到城區的農產品銷售中心進行分揀包裝發向全國。今年年底,該旗將擁有12條物流配送線路,日配送量達到500件以上。
白音他拉蘇木希勃圖村的楊占生在“品農網”上開了店,賣村里的大米、蕎麥、小米等特色農產品,還幫人網上買東西,線上“自購自銷”實現月增收4000元。去年,楊占生還給客戶代養了兩頭黑毛豬,收入1131元。這得益于該旗商務部門的指導。該旗通過“消費者+電商平臺+農戶”的形式,使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品農網”直接與農戶對接,簽訂合同,建立全程溯源系統,電商平臺以高于市場銷售價格的20%進行回收。目前,已有7個行政村共代種糧食作物2270畝,代養牲畜596頭(只),實現銷售收入640萬元,帶動農戶580戶,通過代種代養,每個簽約農戶可增收3000元以上。到今年年底,全旗將在75個貧困村中發展代種代養農戶375戶。
據統計,2016年奈曼旗共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1.6億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奈曼旗脫貧攻堅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