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4日報道,在本周前三天連續凈投放之后,中國央行23日、24日連續兩天暫停向貨幣市場注入現金,使資金拆借雙方都陷入緊張不安的狀 態。受此影響,短期資金利率繼續在兩年多來的高點附近徘徊,這也凸 顯出中國政府決心減少經濟對廉價信貸和龐大債務的病態依賴。
渣打集團駐香港經濟學家丁爽說,這是中國央行的未雨綢繆之舉,等于明確告訴市場情況不會如其所愿。
中國央行24日繼續在貨幣市場收緊銀根,通過每日流動性操作凈回籠300億元人民幣。20日到22日中國央行凈投放1100億元以滿足季節性現金需求,然后于23日擰緊了貨 幣閥門,結束了這一主要具 有象征意義的操作。
本周一輪小規模的資金緊張給中國金融體系帶來沖擊,銀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機構爭相持有現金以便支付稅款,同時提高了撥備以滿足資本監管要求。21日,幾家小型農村 貸款機構遭遇貸款違約的 消息令緊張情緒進一步演變為恐慌,使七天期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升至26個月高點5.01%。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4日刊登題為《NCD發行成本飆升 中國銀行業“錢荒”隱憂再現》的文章稱,中國金融系統正受到一個新問題的困擾,那就是可轉讓定期存 單(NCD)的大量使用。
NCD是類似債券的貸款。中資銀行對NCD的使用呈爆炸式增長,這對中國政府降低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債務依賴的決心構成考驗。
為遏制債務融資引發的資產泡沫,中國政府上調了一系列關鍵短期利率,受此影響,NCD的成本也快速上升,并使銀行業暴露于投資虧損和突現融資壓力的風險之下。中 國政府自1月底以來已兩度上調短期利率。
如此下去前景堪憂,2013年后果嚴重的“錢荒”局面或將重現。
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NCD的風險很高,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在整個金融系統內引發流動性危機。
NCD最初有吸引力是因為成本低、不要求抵押,但自去年10月以來,發行AA評級的3個月期NCD的平均成本已從2.90%漲至4.72%。
劉東亮表示,如果NCD的發行成本進一步上漲,超過投資回報,那就只能選擇拋售債券,而這會給本已脆弱的債券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4日報道,由于旨在抑制影子銀行的新措施促使大銀行儲蓄資金,中國金融體系本周遭遇現金流緊張,這凸顯出政府降低債務的舉措存在 出現意外后果的風險。
報道稱,銀行日益依賴動蕩的短期資金進行放貸和其他投資,而非依賴客戶儲蓄,分析人士已對這種做法的風險提出警告。
收緊流動性使得七天期回購利率21日達到了三年來的最高點。
據當地媒體報道稱,21日一些小型農村銀行貨幣市場貸款出現了違約,促使央行向它們提供應急資金。央行注入的資金緩解了問題,但是七天期回購利率23日依然達到 5.4%。
中信證券一名分析師說:“實際流動性是足夠的,問題在于預期。市場為此感到緊張。每個人都在問自己‘會不會有沒看到的問題’或者‘會不會有某種懲罰措施迫使機 構拋售資產’。然后銀行變得謹慎,停止放貸!
上一篇:亞投行加速“一帶一路”項目落地
下一篇:中國銀聯卡走俏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