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未艾的農業供應鏈金融
2017-3-27 12:33:10 來源: 編輯: 關注度:摘要:2017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先是一號文件鼓勵金融機構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再是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 ...
2017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先是一號文件鼓勵金融機構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再是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
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農業從生產方式到組織形式都在發生著快速變化;谶@一發展形勢,許多地方已逐漸形成農業龍頭企業產供銷模式,例如,新希望集團。
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目前來看,傳統農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供應鏈金融正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大潮的涌動,農村供應鏈金融就像一座金礦,各路“英雄”紛紛加入這場新的掘金之旅。
劉永好為農業供應鏈金融“吶喊”
為何瞅準農村供應鏈金融?
眾所周知,和大多數互聯網企業不一樣,新希望作為實體產業的代表、農牧行業的龍頭企業,30多年來在農村種植、養殖、消費、食品等領域均有深入的布局,掌握了農牧行業的核心數據資源,這也是新希望深耕農村供應鏈金融的先發優勢。
這些年來,基于自身在產業鏈上的資源和優勢,新希望不斷開拓新的產業領域,新希望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希望金融布局農村金融市場,其推出的農牧供應鏈金融產品惠農貸、應收貸等,解決了三農借款難、融資貴的問題。農村供應鏈金融這也被劉永好視為新希望在新時期發展的引擎。
今年全國兩會,關注農村金融
作為企業家身份的委員和代表,劉永好每年的兩會上都把行業中基層和企業家群體的意見、呼聲,通過議案、建議向政府部門提出來。
近日,在兩會媒體見面會上劉永好表示,“今年我提議發展農村互聯網金融”。當前,農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和農村社會的深刻變革迫切呼喚普惠金融在“三農”領域的踐行,為農村經濟社會的新陳代謝輸血供氧。
為此,劉永好建議:嚴格機構準入標準,從源頭抓起;加強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鼓勵服務農村實體經濟;制定扶持政策,形成正向激勵。
希望金融源自“農業情結”
有著深厚“農業情結”的劉永好如此關注農村金融,這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2009年,新希望建設農村普惠擔保體系,設立了近20家農村擔保公司,依托新希望集團強大的農牧產業鏈系統為支撐,對接金融部門及相關企業等多方資源,開展擔保業務,服務廣大農牧業客戶。
2011年1月,新希望財務公司成立,且直接獲得了金融牌照,讓新希望集團進入“產融結合”的模式級發展階段。
2014年8月新希望(天津)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于正式成立,是我國“三農”領域第一家商業保理公司。
2015年3月,新希望集團成立互聯網金融平臺“希望金融”,是國內第一批專注于農牧供應鏈金融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優化、串聯農牧供應鏈上、中、下游資金渠道,為從事農牧產業的廣大農村小微企業及優質農戶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可靠安全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
螞蟻金服說
農業供應鏈金融之難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重視程度的加大,各種專項資金隨之增加,但是,農業供應鏈金融對很多企業來說不敢輕易嘗試。農產品有一定環境因素等不確定性,再加上分散小農模式下誠信體系匱乏,因此,做農業供應鏈金融冒險不小。
近日,螞蟻金服副總裁、微貸業務負責人黃浩也分析認為,目前農業供應鏈金融主要存在四大難點:
運營成本高
傳統金融機構拓展服務網絡,往往通過增設物理網點,涉及的硬件、人員運營成本就非常高,小額授信的成本往往難以被收益覆蓋。
信息不對稱
由于歷史原因,覆蓋農村的渠道和網絡不完善,農村居民普遍缺乏信貸渠道,城鎮和農村的信貸檔案建立的量的比例大致是4:1,農村信用檔案缺失可見一斑。
收入難核實
農民的主要收入來自于農業生產等活動,存在不穩定,不同年份之間的波動性非常大,確認農村客戶的收入情況非常難。
培訓成本高
農村供應鏈金融的普及覆蓋不高,讓農村客戶熟悉信貸的流程本身就需要一個過程,復雜的金融術語與要求讓一般農村用戶理解,這就需要付出較高的教育成本。
困難重重,但產業是區域經濟的“發動機”,也是我國農產業致富之源、脫貧之基。對此,京東農村金融負責人洪潔也向現代物流報《供應鏈金融》記者表示,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互聯網農村金融有助于解決“三農”痛點問題。
洪浩認為,農村金融的任務是打通全產業鏈做金融,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擊破農村金融服務的痛點,加速建設和優化農村經濟生態。近幾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用數據技術等方式發展農村金融得到了實踐,數據驅動型的風控有助于幫助農村信貸提高風控能力,有助于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
比如,在生產資料采購端,農村金融可以利用自身渠道為農民配送實惠的正品原料,還給農民提供賒銷、信貸等服務;在農產品生產環節,為農民提供信貸、技術培訓等多元化服務;產品銷售端,利用渠道優勢打開農產品銷路,通過信貸、眾籌等多種方式收回資金,幫助企業和農民發展。
“新金融”能否改變
“慢牛拉快車”?
從目前來看,原來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等組成的傳統農村金融機構,早已無法滿足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所產生的海量融資需求。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傳統農村金融機構與農業產業化逐漸變成了慢牛拉快車的模式。那么,目前有哪些“新金融派”投身其中了?
京東 “京農貸”助近1000個貧困家庭脫貧
2015年9月,京東金融發布農村金融戰略。據京東方面介紹,這一模式一方面,在農業生產環節,覆蓋農戶從農資采購到農產品種植,再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金融需求;另一方面,聚焦農村消費生活環節,完整地向農民提供信貸、支付、理財、眾籌、保險等全產品鏈金融服務。
2015年9月18日,京東金融發布農村信貸品牌“京農貸”,并推出“先鋒京農貸”和“仁壽京農貸”兩款產品,分別針對農資和農產品信貸。
截止到2016年11月9日,已有近5萬余名網友參與了“扶貧跑步雞”公益捐跑活動,捐出的步數超過5億步,京東生鮮匹配捐出5000多只雞苗。
螞蟻金服 “旺農貸”貸款余額5.46億元
早在2015年12月7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網商銀行旺農貸在濟源市的正式實施。截至2017年2月末,旺農貸貸款余額5.46億元且已經覆蓋了全國231個市、557個縣。
2016年3月28日,螞蟻金服宣布啟動“千縣萬億”計劃,整合“互聯網+”的城市服務、生活商圈、創業金融等多個單元,為縣域經濟和居民生活的“互聯網+”提供推進器。
2016年7月31月,螞蟻金服與蒙羊達成合作,螞蟻金服基于對全流程的審核為養殖戶發放旺農貸。
蘇寧 “惠農貸”投放貸款已超3000萬元
2016年5月,蘇寧金融專門成立農村金融事業部,同年8月與國內第三方農業服務平臺農分期合作,傾力打造專為農村市場的農村信貸品牌“惠農貸”,施行“線上申請、線上與線下審批相結合、線上放款”的O2O業務模式。
據了解,截至2016年年底,“惠農貸”已在全國市場通過多種方式投放涉農貸款3000萬元左右。
蘇寧金融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開展農村供應鏈金融業務:一是與農業有關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應收賬款和流動資金融資服務;二是通過自身的農村電商平臺開展業務,提供諸如信貸、財務規劃、支付、保險等方面的金融服務;三是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合作提供農業資本、機械的信貸服務,以及消費貸款業務。
農業成為聯想的三大業務之一
近年來,聯想從戰略上對于農業領域的投資予以高度關注,且一直在積極尋找因為消費升級、模式創新、產業整合以及海外資源等多帶來的農業與食品領域的投資機遇。如今,聯想的業務板塊中除IT板塊外,金融服務、現代服務以及農業與產品三大業務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據了解,2月21日,聯想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佳沃集團更是收購了一家創業板上市的專注于農業的公司——萬福生科。這一舉動更是表明想在農業板塊不斷擴張的聯想,希望通過萬福生科提升自身在農業資本市場的地位,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