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認為,2017年至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向好的主要支撐因素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預期加快。IMF預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16年經濟增長率為4.1%,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17年和2018年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4.5%和4.8%。IMF預計2017年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主要包括:一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全球貿易和移民的限制增加,這將損害生產率和收入,對市場情緒產生不利影響;二是發達經濟體私人需求長期不足以及改革進展不利,可能導致經濟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永久下降;三是一些新興經濟體依然存在企業債務高企、利潤下降、銀行資產負債表薄弱、政策緩沖單薄等潛在脆弱性,容易受到全球金融環境收緊、資本流動逆轉以及貨幣大幅貶值產生的資產負債表效應影響;四是地緣政治風險和其他非經濟因素繼續影響各地區的經濟前景。
報告強調,對于發達經濟體而言,持續低通脹的風險依然存在,必須保持寬松的貨幣政策,并視具體情況采取非常規戰略。但寬松的貨幣政策本身不足以充分提振需求,因此,財政支持對于發達經濟體形成增長勢頭至關重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應加強金融韌性、加強風險管理,有效應對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匯率大幅波動和資本流動逆轉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