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黑名單還有升級空間
2017-11-13 7:45:54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物流天下 關注度:摘要:著力解決電子商務領域信任缺失問題,是電商平臺管理者應當關注的重點,也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干凈網購環(huán)境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年一度的“雙11”即將到來,國家發(fā)改委日前專門召開了“雙11”電子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工作會議,強化電商促銷中的... ...
著力解決電子商務領域信任缺失問題,是電商平臺管理者應當關注的重點,也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干凈網購環(huán)境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年一度的“雙11”即將到來,國家發(fā)改委日前專門召開了“雙11”電子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工作會議,強化電商促銷中的“信用問題”。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上有關部門共享的黑名單信息中,經分析比對,共梳理出電子商務黑名單企業(yè)6440家,其中首批500家已在“信用中國”網站公布。
此時強調電商促銷中的信用問題,并把首批500家電子商務黑名單企業(yè)公布于“信用中國”網站,這看似有些不合時宜,因為,畢竟各大電商都在大張旗鼓造勢,推廣促銷活動方案,想在此銷售旺季分一杯羹。但從國家發(fā)改委公開表態(tài)中可以看出,其對實事求是的堅守。盡管電子商務已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但既然存在“信用問題”,就有必要在這個重要節(jié)點提出來,該批評的批評,該曝光的曝光,該解決的解決。
加強電子商務領域誠信體系建設,著力解決電子商務領域信任缺失問題,是電商平臺管理者應當關注的重點,也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干凈網購環(huán)境急需解決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家發(fā)改委在“雙11”前這個關鍵時期,強調電商促銷中的信用問題,旨在督促平臺和商家合規(guī)經營、重信守諾,同時也提醒消費者規(guī)避網購風險,避免經濟損失。
不過,公布黑名單能否引起電商的重視?能否觸及無良電商的痛感神經?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此次發(fā)布的黑名單只包括企業(yè)名稱、工商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統(tǒng)一信用代碼、失信領域五個方面的信息,消費者想要了解和掌握的內容,未必能從榜單上獲取。換句話說,黑名單對消費者的指導作用并不明顯,對無良電商或不足以構成強大的威懾力,挖好的陷阱應該還是會有人繼續(xù)往下跳。
由此可見,電商黑名單還有升級的空間。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讓其變得更加完善:其一,從消費者想要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著手,將被列入黑名單商家的信息進行詳細公布,比如店鋪的名稱、經營的范疇、屬于哪個電商平臺等,讓消費者一清二楚;其二,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優(yōu)勢,將被列入黑名單的商家進行標注,并在其網店頁面顯著位置打上“該商家已被列入失信黑名單”的提示字樣。如此,網絡購物的消費者無論是在PC端,還是移動端,都能一目了然,從而有效規(guī)避網購風險。
人無信不立,業(yè)無信不興。希望各電商企業(yè)尤其是大型電商企業(yè)既要看到商機,也要做好自律,守住誠信的底線,將電商行業(yè)發(fā)展成為讓消費者信得過、得實惠的大市場,從而更好發(fā)揮電子商務在促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和新舊動能轉換中的重要作用。 (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