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9日發布報告表示,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系統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的增長加強了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IMF在當天公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分析章節中說,自2000年以來,由于金融創新、銀行資產負債表惡化、商業模式的改變以及銀行監管政策的收緊,發達國家以及部分新興經濟體越來越依靠債券發行等非銀行融資,而銀行信貸的比重逐步下降。
IMF研究發現,非銀行機構并沒有阻礙貨幣政策的傳導,相反還加強了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報告指出,隨著非銀行機構在金融系統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貨幣政策需要適應金融系統構成出現的變化。
IMF全球金融穩定研究部主任加斯東·熱洛斯表示,貨幣政策對金融穩定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是因為非銀行機構會根據貨幣政策大幅調整其風險行為。
報告還有專門章節討論新興經濟體公司治理、投資者保護以及與金融穩定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改善公司治理和投資者保護可以加強新興市場經濟體對全球金融沖擊的抵御,同時還能改善企業財務狀況。
IMF表示,新興經濟體應該繼續推進法治、監管和制度框架改革,從而提高公司治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IMF通常在它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與秋季年會期間發布上、下半年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29日發布的是報告第二、第三章,報告第一章將于下周發布。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定于10月7日至9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