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全球貿易疲態難改

2016-9-27 15:10: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歐洲央行9月2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未來幾年內全球貿易可能持續疲軟。

  這份報告認為,雖然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全球貿易平均增速大致是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的兩倍,但是進口增速與全球GDP增速之比在過去五年里停滯不前,并且可能會維持在現有水平。展望未來,結構性因素不太可能在中期內逆轉,各界普遍預期經濟活動逐步轉向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勢頭將持續。而且過去推動貿易的結構性變化,即運輸成本的下降、貿易自由化、全球價值鏈的擴大和金融深化預計在中期內不會對貿易構成同樣程度的支持。

  歐洲央行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貿易疲軟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

  這絕不是歐洲央行的一家之言。荷蘭獨立研究機構CPB8月24日發布的貿易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量環比下降0.8%。世界貿易組織(WTO)9月初發布的《世界貿易統計數據》也顯示,2015年全球貿易呈疲弱態勢,全球貿易總量緩慢增長2.7%,與全球GDP增速(2.4%)基本持平;由于出口價格下滑15%,貨物貿易金額(以美元計)下降了13%,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今年早些時候,WTO也預測2016年全球貿易增速將與去年持平,這將是全球貿易增速連續第五年低于3%。

  全球貿易增長放緩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根據WTO的統計,2011年以來,全球貿易增速就放緩至與全球經濟增速持平,甚至更低的水平。這當然與全球金融危機有關。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時至今日,各主要經濟體的復蘇勢頭仍然冷熱不均。經濟疲軟導致需求減少,自然影響全球貿易。

  最為明顯的不外乎大宗商品,包括原油、鐵礦石在內的大宗商品因需求減少而價格下滑,特別是大宗商品的重要需求方——新興市場國家需求減弱,導致了大宗商品價格遲遲無法反彈,這又使得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受到影響。經濟不好,購買力不強,進口減少……如此惡性循環,國際貿易自然難見起色。

  同時,國際貿易大多以美元計價,美元的走強也讓國際貿易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仍以大宗商品為例,由于美元走強,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也相應走低,這意味著即使貿易量相同,但以美元統計時,貿易額卻是下降的。就拿中國的原油進口來說,今年前8個月,中國原油的進口量增加了13.5%,可進口的金額卻減少了23.1%。

  美元走強與美國經濟有關,也與美聯儲政策有關。目前,美國經濟主要數據好壞不一。今年,美聯儲還剩下11月和12月的議息會議。一旦美國經濟向好信號增強,美聯儲實施加息政策,美元將進一步走強,這將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承壓,以美元計價的國際貿易也會表現得更為低迷。

  讓全球貿易疲軟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全球貿易便利化推進速度減緩。以WTO為代表的多邊機構在推進全球貿易便利化方面遭遇了不小的阻力,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貿易保護主義更有抬頭之勢,各種貿易壁壘層出不窮。今年6月,WTO發布的二十國集團(G20)政策定期監測報告顯示,在截至今年5月中旬的7個月內,G20成員出臺了145項保護主義措施,為2009年以來最高。要知道G20成員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額的80%以上,這意味著全球貿易的4/5正在遭遇2009年以來最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么國際社會對剛剛結束的G20杭州峰會成果給予高度評價的原因。此次G20杭州峰會上達成的成果之一便是,G20成員決心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的作用,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G20共同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促進包容協調的全球價值鏈發展,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以釋放全球經貿合作潛力,扭轉全球貿易增長下滑趨勢。

  G20杭州峰會的成果還有待落實。但愿各方共同努力,使全球貿易能夠早日走出疲軟的泥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