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日本央行可用政策工具所剩無幾

2016-9-23 16: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為期兩天的日本央行金融政策會議9月21日結束并宣布引進新的金融緩和政策框架,即在維持現有負利率政策的同時,將10年期國債等長期利率適度回調,使其穩定在零利率水平,直至實現2%的物價穩定上漲目標。這一結果并未令日本經濟界和國際金融市場感到意外,因為日本央行可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已經所剩無幾。

  自安倍執政以來,日本推行的多維量化寬松政策已經實施3年半,原定2年實現2%物價上漲目標時間雖一延再延,但至今無法兌現。2013年春季,黑田擔任日本央行行長后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到2014年初日本經濟一度擺脫通縮,物價指數上升到1%以上。但2014年4月份增加消費稅,特別是今年2月份開始實施負利率政策,加劇了日本的通縮。日本央行總結的失敗理由包括國際原油價格走低,增加消費稅及世界經濟減速。此次日本央行的決定標志著日本金融政策從重視量化寬松向利率調整轉變。這一新政策框架包括以下內容:引進以長短期利率操作為目的的量化、質化金融緩和政策;為促進長期利率回調至0%左右,繼續收購國債;對各商業銀行在日本央行的短期存款繼續實施-0.1%的利率;維持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的收購規模;在物價指數上升并穩定到2%之前將維持這一金融寬松政策。此間評論指出,日本央行實際上放棄了實現物價上漲2%目標的時間點。

  日本央行作出這一政策調整有多種考慮。一是由于日本央行連續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規模購買國債,目前已經控制國債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后其可收購的國債資源越來越少,以此種方式向市場投放資金的渠道正在收窄。因此轉為通過調節長期利率,實現金融緩和。二是全面負利率政策使長期利率過低,導致地方銀行、保險證券、養老金機構等金融行業資金運轉困難,長此下去不僅影響這些機構的經營,對日本經濟的副作用也令人擔憂。

  對日本央行新出臺的政策框架,日本社會各界反應不一。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石原伸晃對日本央行這一政策措施給予積極評價,同時指出央行與市場的對話非常重要,應該開展認真充分的解釋。金融市場反應最為敏感,東京股市從21日中午開始全面上揚,日經指數瞬間上漲319點,其中銀行股上漲7%,保險股上漲5.5%,證券股上漲4.4%。但也有專家對這一政策的效果持懷疑態度,三井住友信托銀行的專家瀨良禮子直呼,“對這一政策看不懂,看來日本金融形勢已嚴峻到如此程度,以至于日本央行不得不采取多種手段”。日本銀行前政策委員、佳能戰略研究所顧問須田美矢子也指出,“此種金融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非常有限”。

  這一政策對日本民眾的生活影響有利有弊,此前由于負利率使部分保險產品停售,一些理財類保險產品紅利下降、養老金機構的資金運作困難等。預計這些困難局面將有所改觀,但同時居民住宅等長期貸款利息有可能被上調,從而增加生活壓力。

  更為關鍵的是,安倍經濟學過度依靠金融寬松政策和財政投入支撐日本經濟,但經濟結構改革不力和創新不足,使得日本經濟遲遲無法擺脫困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