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勞動維權案件處于高位狀態
2016-9-19 15:47:00 來源:勞動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不按規定繳納社保,快遞行業真的“一團和氣”嗎?
根據上海快遞企業最集中的青浦區人社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該區勞動仲裁院共受理快遞、物流行業勞動爭議案473件,其中涉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和賠償133件,勞動報酬(工資和加班工資等)167件,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31件,福利待遇64件,繳納社會保險15件,確認勞動關系45件,其他爭議18件。
“可以肯定的是,快遞行業的勞動維權案件依然處于高位狀態。”青浦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副院長孫健如此說道。
由該區人社部門提供的一份分析報告中明確指出,近些年快遞、物流行業一直在高成本、低利潤狀況下運營,面上勞動關系雖然總體和諧穩定,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就是因經營和用工模式多樣,而勞資糾紛隱患突出。
報告中指出,當前快遞、物流行業的經營模式主要有直營、加盟經營、直營和加盟經營并行三種模式。由于加盟經營有利于擴張市場份額,因此,多數快遞、物流公司紛紛舍棄經營管理方便但所需資金量極大的直營模式,通過加盟連鎖經營模式完成網點急速擴張,快速形成規模以應對激烈的競爭,申通、圓通等一大批民營快遞、物流公司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據了解,圓通的加盟比例在40%左右,申通的加盟比例高達90%。但加盟模式的明顯缺陷是門檻過低、層層分包、管理混亂,特別是在勞動關系方面,一方面加盟商與快遞、物流公司之間僅是合同契約關系,加盟商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對自行雇傭的人員,往往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從而極易引發勞資糾紛;另一方面,工作人員是由加盟商自行招用、管理、支付報酬,快遞、物流發包公司難以監管,并且加盟商綜合實力極弱,一旦出現問題較易停業或關閉,這些從業人員的相關權益較難得到保障。
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申通三林公司就發生了“停工事件”。因加盟商資金鏈斷裂,數十名工人工資未得到及時發放,2萬余件快遞寄送受到影響。為此,申通總部派出專員帶足夠發放工資的現金進駐該公司,最終將事態平息。一個月后,圓通延吉分公司負責人因經營管理不善,企業法人與部分員工因工資未結算,導致員工私自扣押快件400余件,最終圓通速遞上海公司不得不墊付了被拖欠的員工工資。
不僅如此,報告還指出了一線員工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休息權益難落實的現實。雖然多數快遞、物流公司通過向行政部門申請了特殊工時制度,但其憑借批復任意安排一線員工長時間工作,特別是不定時工作制沒有固定工作時間,除法定節假日外不計發加班工資,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休息休假權利和身心健康影響較大。
報告認為,由于快遞、物流行業中,員工的各種利益訴求,難以在工會組織代表下,在企業調解組織協調下,通過集體協商形式予以表達和實現。員工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的缺少或狹窄,必然致使利益訴求表達不暢或權利主體利益受損,當事人就可能轉而尋求以一種較為激烈的非理性方式表達出來,從而影響到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