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以交通、物流為主的基礎設施投資合作,8月25日,由中國商務部歐洲司和重慶市經貿委共同主辦、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協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合作推介活動在重慶舉行。
過往成績亮眼
“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合作是‘一帶一路’合作實現的重要基石,也是聯通貿易的橋梁!鄙虅詹繗W洲司商務參贊吳景春指出。在此背景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重點推動的合作議題之一,而在雙方高層的頻繁互動下,物流基礎設施合作成績單也頗為亮眼。
中國商務部合作司副處長班永陟指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物流基礎設施合作日益緊密,目前已經形成陸海空三線并進的模式!2011年4月,滿載著電子通信和機械裝備等產品的中歐班列從重慶出發,途經多個中東歐國家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成為首列開行的中歐鐵路貨運班列。”吳景春介紹說,“現在,從重慶開出的中歐班列貨值占經阿拉山口出境的班列總值的80%以上。中歐班列已經緊緊地將中國內陸地區與中東歐國家聯系在一起。”
在中歐班列的帶動下,近年來,成都、鄭州、蘇州等多個城市陸續開通了赴中東歐的集裝箱班列。班永陟說,目前這些列車已累計開行近300班。其中,僅2015年就開行了156班,總貨值7.21億美元,覆蓋境外20個國家108個城市。
海運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同樣亮眼。班永陟說,中歐陸?炀正在加速建設。這條航線連接了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途經馬其頓斯科普里和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是匈塞鐵路的延長線和升級版。相比傳統的途經西歐進入中東歐的海運線路,其能夠將中國輸往歐洲所需的海運時間縮短至少7~11天。
而在空運方面,“現在已經有到匈牙利布達佩斯、捷克布拉格、波蘭華沙的三條航線將中國與中東歐地區緊密連接起來。”班永陟說。
潛力仍可挖掘
過往成績亮眼,但更重要的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仍有一大批項目正在加速落實中。
班永陟介紹道,這些項目包括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標志性項目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項目、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二期項目、馬其頓基塞沃—奧赫里德高速公路項目、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項目等多個交通運輸網絡建設項目。但這仍只稱得上是中國與中東歐基礎設施合作的開始。
吳景春分析說,一方面中東歐國家確實有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普遍不足或建設年代久遠,有待新建或更新,且近年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深度調整的負面影響,中東歐國家普遍欠缺資金。
另一方面,作為“一帶一路”陸路和海路上的重要節點,中東歐國家極具投資價值。吳景春指出,中東歐地區是歐洲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也是連接東西方的交通樞紐,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相鄰的亞洲發展中國家,勞動力素質也相對較高,各經濟體均有極具產業競爭優勢的產業。
不過,波蘭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卡夏也坦言,現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還存在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這從中歐班列往往滿載赴歐、回程的載貨量不及去時一半就能看出來!爸袞|歐與中國的產品、經濟合作互補性都很強,我們希望能夠拓展更多的合作領域,充分利用中歐班列!
上一篇:東芝因會計丑聞被索賠上億美元
下一篇:沙特6月進口跌幅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