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記者發(fā)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6643,貶值幅度擴大至0.22%;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6738,貶值幅度擴大至0.23%。
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匯率的寬幅波動是市場定價起主導作用的表現(xiàn),而此次人民幣匯率的大幅走低與美元加息預期升溫有直接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近期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也有不同程度的貶值,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符合市場預期,并不需要過分恐慌。此外,在全球市場上,大量資金集中于短期、高流動性資產(chǎn),外匯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正因為資金過于集中,而使得外匯市場匯率波動幅度加大。
“上周初人民幣匯率的大幅走高與周末大幅走低反映出市場預期不穩(wěn),單周波動幅度如此之大也證明資金的敏感性高、風險偏好低。本周美聯(lián)儲主席耶倫的講話是市場關注重點,在市場走勢明朗前很難出現(xiàn)趨勢性走勢,高波動性將是主旋律。” 張超告訴記者。
瑞穗銀行亞洲外匯策略分析師張建泰表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下調(diào)導致市場上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再起,但相信目前人民幣走弱主要受到美元走強帶動。央行在G20峰會以及正式納入SDR之前,不太可能改變維穩(wěn)人民幣的態(tài)度。預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在6.7的位置仍有支撐,離岸人民幣跌幅也較為有限。
對于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交通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連平認為,今年再度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不大。從利率來看,今年以來,實際利率處于負利率狀態(tài),狹義貨幣(M1)與廣義貨幣(M2)剪刀差持續(xù)擴大。同時,由于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貶值預期增強,如果此時降息必然會使人民幣產(chǎn)生新的貶值壓力。存款準備金率方面,存準率下調(diào)的直接結果是銀行可用信貸資金的增加。目前商業(yè)銀行存貸比彈性已然較大,信貸資金也增加較多,央行沒有下調(diào)存款準備金率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