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印經濟高增長還能撐多久

2016-7-22 14:16: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印度總統莫迪的上臺給印度帶來了煥然一新的變化,其實施的新計算方法也使印度的經濟數據很“漂亮”,2014年和2015年,印度的經濟增速分別達到了7.4%和7.5%。

  國際組織對印度的經濟增長前景也紛紛給出高預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預測,今年印度經濟增速仍將超過7.0%,世界銀行甚至認為未來3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都將超過7.8%。雖然考慮到英國“脫歐”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2016年和2017年印度經濟増長率預估值從此前的7.5%調降至7.4%,但這仍不失為一個亮眼的數據。

  不過,在全球經濟預期持續下調的背景下,印度經濟的“亮眼”增長究竟能保持多久?

  經濟已有疲態

  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黃迎虹認為,印度經濟整體上并非外向型,不是以滿足外部需求為主的經濟,所以受全球貿易低迷影響較小。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自2015年1月以來,印度對外貿易無論進出口都出現持續收縮,印度經濟已經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

  由于全球需求疲軟和國際油價下跌,自2014年12月起,印度出口額持續下跌。同時,印度進口額也呈下降趨勢。印度商工部數據顯示,2015年印度貨物進出口總額6592.47億美元,同比下降16.1%。2016年5月出口額為221.7億美元,同比下跌0.79%,連續18個月下降;5月進口額為284.4億美元,同比減少13.16%。

  中印雙邊貿易也出現了放緩趨勢。黃迎虹指出,2016年以來,中印經貿呈下降趨勢,無論總額還是雙方進出口情況都呈現同比下降的態勢。

  此外,中印貿易長期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黃迎虹指出,從中印經貿和投資情況看,近期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難以扭轉,且印度從中國進口的下降遠遠低于印度對中國出口的下降,這說明雖然印度對華貿易逆差絕對總額下降,但是相對貿易逆差(按比重算)還在增加。

  云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和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近日聯合發布的《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認為,印度經濟中短期內將很難擺脫周期性增長波動,長期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的可能性很小。

  該報告指出,從長期來看,印度經濟增長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經濟發展模式,即內需驅動增長,倚重能源及大宗商品出口。當前,國際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客觀上有助于印度控制通脹率和赤字,提升印度國內民眾的消費能力,拓展政府經濟刺激政策的實施空間。而隨著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觸底反彈,驅動印度經濟增長的利好因素將逐漸消失。

  引資優勢能撐多久

  相比之下,印度在吸引外資方面則狀態良好。黃迎虹指出,近來印度吸引外資顯著增長,甚至超過中國和美國,成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接受國。其中,來自中國的投資增長了6倍。

  黃迎虹認為,莫迪的上臺確實給印度經濟帶來了明顯的變化。一方面,作為經濟能手出身和親工商政治家,莫迪的上臺極大地提升了投資者對印度經濟的信心,政府換屆一度令印度股市大漲。另一方面,莫迪出臺了許多強有力的刺激經濟和吸引投資的政策,包括“制度制造”、“數據印度”、“印度創業”等大型項目,并輔以持續降息,經濟外交等手段。這些措施對印度經濟的提振不容忽視。

  未來在投資方面,黃迎虹指出,印度仍大有可為。“投資的增加與印度巨大的潛力和莫迪一系列的刺激經濟措施分不開。相信在2016年下半年,投資增加的趨勢會更加凸顯,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也會大規模增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對印度經濟的不利影響已經出現,特別是在印度的股市和出口等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資增加的利好。而美聯儲加息、發達經濟體反通縮措施等也對印度的貨幣政策造成干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印度的匯率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黃迎虹坦言,印度亟須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其國內存在的經濟機構混雜、政府效率低下、地方集團林立等一系列問題仍然是阻礙印度經濟發展的難題,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結果是影響印度經濟發展的關鍵。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