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2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意大利經濟可能面臨巨大挑戰。IMF指出,英國公投結果加劇金融市場的震蕩,增加意大利經濟下行風險,預計意大利經濟要到約2025年才能重返全球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高位。該組織還下調了對該國2016年至2017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略低于1%,明年增長約1%;5月底時預測分別為增長1.1%和1.25%。
同時,該組織表示,意大利銀行業問題應該得到合理的紓解。報告稱,意大利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高達18%,巨額的不良貸款和緩慢的裁決過程正給其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造成巨大壓力。
意大利銀行業是歐洲的一大風險點,由于壞賬率居高不下且缺乏有效救助措施,該國銀行業已經深陷危機。IMF意大利工作小組組長Rishi Goyal表示,在目前的歐盟法案《銀行復蘇與處置指令》(BRRD)框架下,仍有很多可能性來解決意大利銀行業問題。
英國公投選擇“脫歐”后,意大利總理倫齊提出,要暫停歐盟的“內部紓困”,通過新增發400億歐元國債,或是其他質押擔保的形式進行融資,以救助意大利銀行并阻止經濟危機的發生。不過,歐元集團主席迪塞爾布羅姆對這一提議強烈反對,認為用公共資金來重新調整資本結構傷害納稅人的利益,銀行的問題應該在銀行之間解決,而不應由政治家來解決。
IMF則認為,意大利銀行業的救援計劃在當前的歐盟法規下是可行的。目前的框架已經存在,并且可以解決問題。關鍵在于意大利政府和歐盟如何共同商討出最佳解決方案。
除了意大利的銀行業問題,IMF還指出了意大利經濟存在的其他問題,該國生產和投資增長都在下滑,失業率高達11%,國家債務占到GDP的133%,使得倫齊政府的債務削減計劃受到限制,還令通過財政刺激帶動經濟的計劃無法實施。
未來幾個月,意大利經濟還將受到即將舉行的公投的影響,不確定性將再度增加。繼英國脫歐公投后,意大利將針對意大利憲法改革舉行公投,而作為公投提起者,倫齊則放言,如果他的提議沒有在公投中獲得通過,他將辭去總理一職。據透露,意大利改革公投時間將在10月9日或11月6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