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新政后,市場會有哪些變化?
2016-4-13 15:09:00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北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8日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以及行郵稅調整正式實施。一時間,朋友圈被海關新政相關事宜霸屏!坝新每驮跈C場海關因不愿繳稅而棄置物品了!”“黃渤也被逼開箱檢查了!”“有幾十噸奶即將被倒進大海了!”雖然這些傳聞隨后被海關相關方面辟謠,但足以看出,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跨境電商方,對海關新政的實施高度重視。 跨境電商受影響大嗎?
根據《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0元。如果購買的商品在上述限值以內,將暫時不收取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后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
為了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縮小套利空間,此次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出臺的同時也進行了行郵稅改革。此前,行郵稅共設4檔稅率:10%、20%、30%和50%;調整后,行郵稅稅率分別為15%、30%和60%。
新政出臺后總體上比過去的稅率水平有所提高,但不能僅僅用“加稅”來表述“新政”,因為不同商品的稅費有增亦有減,并非全面上漲。例如,以往幾乎不用交稅的奶粉、紙尿褲等熱門母嬰產品,按新稅制計算,稅率漲幅約11.9%;人民幣1000元的化妝品按以往規定,需繳納50%即人民幣500元的行郵稅,而按照新規,需分別繳納30%消費稅和17%增值稅,按70%征收后,最終要交稅人民幣329元,反而更加便宜。
準確地說,此次海關新政,是讓跨境電商和其他跨境貿易一樣走流程、上稅。取消了跨境電商曾經享受的稅收、檢驗“紅利”。
業內人士認為,海關稅收新政的實施對跨境電商的沖擊較大,但也有跨境電商從業者認為,盡管經營成本上漲,利潤降低,但長久做下去依舊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對于我們來說,這反而是構建資金壁壘的最好機會,我們絕不會放過!
消費者還能愉快買買買嗎?
新政策的實施以后,不少跨境電商平臺推出了“包稅”活動達到促銷目的,一些消費者認為“得了實惠”,但也有不同意見的消費者。
此前母嬰類的大部分商品享受免稅,現在則需要交付11.9%的稅率!皽蕥寢尅崩钆勘硎荆骸爸敖o寶寶用的日本產花王紙尿褲3包一件的價格是309元,9號到網上一看,價格變成了330元,這還是享受‘包稅’優惠后的價格?墒嵌虝旱陌悆灮萁Y束之后價格肯定還要漲!
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4月8日海關新政后,她為孩子海淘的澳大利亞奶粉郵費全部上漲了,“想找朋友圈關注的一位澳洲代購買奶粉,但是價格也都上漲了,商家理由就是’調稅了’!
而對于消費者所青睞的低價彩妝類,之前100元以內的彩妝產品是零稅額,現在稅額為47%。有消費者舉例,一個到岸價格為55元的雅詩蘭黛花漾眼影,通過線下的一般貿易綜合稅率為83.86%,大概會收46.12元的稅;而通過新規的收稅金額將高達215.5元。
不過,此次新政實施對于個人出境購免稅額不變。
“無論是到境外旅游、出差還是探親訪友,回國時個人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5000元并沒有變化!必斦坑嘘P人士表示,這次調整的主要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稅收政策,以及行郵稅政策。
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合理數量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如果購買的物品價值超過5000元人民幣,則對超出部分按行郵稅征稅;旧希冗m用10%稅率的物品,現在稅率提高到了15%;原先適用20%稅率的,現在漲到30%;剩下的兩檔30%和50%稅率的商品,直接漲到了60%。
這里提醒一下消費者,若擔心出國旅游身上戴的貴重物品回國時也要被稅的話,消費者出境的時候最好到海關登記下,避免回國時不必要的麻煩。
代購的日子還好過嗎?
前兩天,朋友圈內一張照片引發了大量轉發和討論,照片里可以看到,海關工作人員蹲在地上檢查一地的化妝品,發布者以“寧愿扔掉不愿繳稅”為題吸睛。后經海關證實,一位韓國歸來的游客帶了2萬多元的彩妝和1.5萬元左右的護理品,數量太多,海關工作人員只能將商品鋪在地板上,蹲著一一清點。該游客也并未棄置物品。
轉發這張照片的代購人士不在少數,美國代購黃女士認為,新稅收政策的實施,使得代購行業面臨重新洗牌。從前有圖就能做代購,現在直郵或是人肉基本沒有利潤空間。代購行業將會愈來愈注重優化配置和貨源規范化!皬娜ツ觊_始我就在琢磨轉型,多次飛回國內咨詢保稅倉相關事宜。現在新政實施了,小代購或者說個人代購,可以說好日子不多了!
據了解,目前個人代購的發貨方式多為拼郵或直郵。拼郵一般是代購將貨物集中發貨到國內的固定收件人處,再通過國內快遞分發給買家;直郵則是在國外購買后每一單單獨打包郵寄給買家。新政實施后,大包拼郵的風險加大,而直郵的利潤下降許多,不少代購表示近期“暫時觀望,風頭過了再發貨”。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外,有一些國外買手會走香港或澳門清關的方式將海外商品送至內地。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香港澳門清關公司的費用大幅上升,這也說明代購的成本也在增加。而據清關業內人士透露:“自2015年開始,香港不少清關公司因為海關政策嚴格而選擇結束清關業務!
新稅制結束了低門檻跨境電商時代,高紅利期即將結束;稅費增加擠壓了毛利空間。跨境電商平臺不可避免將迎來行業洗牌。而曾經低門檻政策、混亂的“海淘”或代購時代的好日子,也許會一去不返。
不過,90%的消費者認為,合理稅收沒問題,問題在于如何保證消費者“買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