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本的問題是第三方物流占比較低,不到25%,而在歐美和日本這一比例甚至超過70%?爝f物流公司投入嚴重重復,他們不停地投資快遞硬件設施,增加配送點和司機數量。
不過,挖掘“最后一公里”的新方案正迅速出現?蛻舻阶蕴峁褡匀】爝f商品是新方法之一。通過將物流環節的最后一步從快遞公司派件轉化為消費者取件,極大降低了快遞公司的派件成本和復雜度。為說服客戶分擔“最后一公里”成本,很多公司通過補貼或價格優惠的方式進行合理補償。而第三方自提柜是目前更可取的方式:第三方快遞公司不用建設自提柜,而是利用顧客最常光顧的商店作為自提門店,這些門店包括菜店、理發店和美甲店。
還有一種方式叫“眾包”,借助社會閑置資源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京東到家”吸納社會閑置人力資源加入快遞團隊,“鄰趣”采取類似Uber的中心調度模式,由系統自動匹配最具效率(根據人員位置、配送時間、消費者評價等計算)的人員完成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