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專家:應淡定看待

2016-2-23 15:29:00 來源:人民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去年“8·11新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xiàn)較大幅度波動,全年中間價貶值5.8%,使得市場一度彌漫對人民幣的看空情緒。人民金融專訪市場人士與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轉為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后,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必然較此前有更大幅度的波動,市場應淡定看待,不宜跟風投機。

  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wěn)定

  自去年8月11日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改革后,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的前提已從過去對美元雙邊匯率的穩(wěn)定轉向對一籃子貨幣的穩(wěn)定。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我國已經開始參考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匯率變化,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行調整,而從去年開始,這一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

  三菱東京日聯(lián)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李劉陽指出,“新匯改”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人民幣貶值,而是因為我國的貿易結構、經濟結構在發(fā)生變化,繼續(xù)讓人民幣與美元綁定已非明智之舉。“美元的幣值本身波動率很大。從2008年至今,美元既有長階段、大幅度的貶值,也有2012-13年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幣匯率綁定美元意味著被動升值或被動貶值,出現(xiàn)表面幣值(即雙邊匯率)波動不大,而實際上的匯率(即有效匯率)波動很大。這不僅不利于我國國內的宏觀穩(wěn)定,也不利于我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不利于擴大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國家和亞洲范圍的使用。”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亦顯示,盡管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明顯貶值,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仍小幅升值,在國際外匯市場保持相對強勢,說明“新匯改”后人民幣幣值依然保持相對穩(wěn)定。數據顯示,2015年人民幣對歐元、澳元、新西蘭元、新加坡元、加元匯率中間價全年分別升值5.1%、6.1%、8.1%、1.1%、12.7%;人民幣對英鎊、日元、港元、瑞士法郎匯率中間價分別小幅貶值0.8%、4.6%、5.8%、0.9%。此外,人民幣對俄羅斯盧布升值24.9%,對哈薩克斯坦堅戈升值75.9%。

  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 短期貶壓減輕

  多家機構分析認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短期對美元單向貶值的壓力亦趨緩。

  李劉陽指出,匯率的短期走勢與資本流動的方向、金融市場風險偏好和市場情緒有關,但長期與一國的經常項目收支和資本項下的直接投資(FDI)情況有關。 他分析認為,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規(guī)模依然可觀,這是未來3-5年內人民幣保持穩(wěn)定,甚至升值的重要基礎。與此同時,盡管我國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下降,使得直接投資增速縮減,但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環(huán)境下依然優(yōu)于其他新興市場。未來,解決實體經濟疲軟的問題取決于我國當前結構性改革的力度。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1月份銀行信貸投放創(chuàng)歷史記錄,表明我國的投資增速不會很低。綜合來看,我國的政策將緊緊圍繞保持經濟的平穩(wěn)持續(xù)增長,因此,人民幣匯率只會小幅貶值,不存在持續(xù)貶值的基礎。

  國泰君安研報稱,春節(jié)過后人民幣中間價企穩(wěn)回升,主要由于美國經濟疲軟和美國加息預期被市場大幅下調,使得美元升值預期減弱,以及中國央行連續(xù)釋放維穩(wěn)信號、中美政策協(xié)調、外儲降幅低于預期和貿易順差高于預期等,使市場逐步認可央行維穩(wěn)人民幣的決心和能力。未來中長期人民幣匯率前景取決于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而這進一步取決于改革進展,需觀察落地攻堅的政治經濟學條件進展情況。

  諾亞財富研究與發(fā)展中心汪波認為,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通過媒體發(fā)聲,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市場對于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程度的信心,降低了市場短期的擔憂情緒。周小川此前指出,“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國際競爭力仍很強,跨境資本流動處于正常區(qū)間,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基本穩(wěn)定,還有所升值,不存在持續(xù)貶值的基礎。”

  數據和政策方面,多部委近日亦公布了居民收入增速超過GDP增速,調查失業(yè)率數處于較低水平等核心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企穩(wěn)向好的態(tài)勢,間接反駁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避免”等唱空言論。與此同時,央行、財政部等多部委春節(jié)后推出多項穩(wěn)增長、促投資的“組合拳”,“定盤”2016穩(wěn)增長。

  外貿企業(yè)無須緊張“擠兌” 應吸取“炒房炒股”的教訓

  當前,由于市場對人民幣“脫鉤”美元后的波動仍不適應,加之宏觀經濟增速下降,使得一些原本從事實體經濟的涉外企業(yè)參與到不理性的投機炒匯中。

  事實上,從去年人民幣與美元“脫鉤”后的情況來看,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彈性盡管在明顯增加,但這波動率與其他成熟市場貨幣相比仍然偏低。例如,歐元、英鎊、日元對美元的波動率每年都在10%左右;而人民幣,即使是在“新匯改”后,其實際波動率也僅為5%左右,仍處于過渡階段,并未出現(xiàn)“超調”。

  李劉陽認為,這些企業(yè)無須過于緊張,在做好主業(yè)的同時只須要合理運用對沖工具管理好外匯敞口即可。他舉例稱,日元從80年代開始對美元的波動就很大,正常情況下每年波動率達10%,大的年份可達15%,而其所在銀行下屬的企業(yè)運營卻幾乎不受影響,就是因為他們在和客戶簽約訂單時,就已經鎖定匯率,固定好成本。

  博耳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財務總監(jiān)孫健亦指出,對于涉外的制造企業(yè)來說,外匯敞口風險管理的目標在于減輕和規(guī)避風險,減少綜合成本,而不是利用風險獲利,這是概念性的厘清。

  此外,他總結外匯敞口風險管理的經驗認為,等到市場已然出現(xiàn)波動時再去進行操作往往為時已晚。“例如去年7、8月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較大,企業(yè)若到彼時才去做對沖的話,事實上成本已相當高。所以,在年初時就應該將外匯敞口風險管理列為重要目標,通過內外部的對沖操作鎖定匯率價格,計算出最優(yōu)的成本價格。另外,在簽訂貿易訂單時,多采用人民幣結算,也是規(guī)避風險的一種途徑。”

  孫健坦言,這幾年實體經濟確實不是太景氣,產品研發(fā)投入也相對比較大,這使得一些企業(yè)開始偏離主營方向。但從歷史經驗來看,實體經濟無論是進入房地產還是股市,都不會長久,現(xiàn)在的匯市亦是如此。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