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同時也意味著美國貨幣政策結束量化寬松之后回歸常態化的政策周期。
繼續加息是確定事件
自2008年以來,美聯儲一直保持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的隔夜拆借利率接近于零。美聯儲此次加息將有兩大目標,一是增加投資、創造就業,二是控制通貨膨脹率。金融市場已經消化了此次將加息的預期。因此,市場目前關注的是美聯儲接下來加息的速度和幅度。最新的美聯儲官員對未來利率路徑預期的“點陣圖”顯示,美聯儲預期2016年底利率將達到1.375%。
這意味著以每次加息25個基點計算,美聯儲明年可能加息四次。此外,摩根大通也預期美聯儲在明年將繼續進行4次加息,主要受供應面推動,例如失業率和勞動力參與率的下降,將推動薪資增長和通貨膨脹。
不過,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祖斯(JanHatzius)以及他的團隊在發布的報告中表示,美聯儲加息仍存在不確定性。
簡·哈祖斯以及他的同事們認為美國經濟正在經歷一次“龜速復蘇”的過程,但也預測美聯儲明年會將基金利率提高100個基點,并會每季度提高一次。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程實對國際商報記者強調,美國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主要區別恰在于,美國的產出缺口正在漸次縮小并即將消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16年,美國的產出缺口將連續第七年下降,并首次低于1個百分點,并將于2017年正式消失。考慮到貨幣政策還有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政策時滯,美國繼續保持寬松貨幣政策得不償失。“因此,美聯儲加息一直都是確定事件,不確定性只能短暫改變時點的選擇,不會改變必要性本身。”
程實進一步指出,首次加息具有不可比擬的拐點性質,從歷史看,美國利率的長周期基本為十年一次,兩個底部拐點之間往往夾雜著一個完整的“朱格拉周期”。如今,2015年12月美聯儲加息已成事實,歷史已經翻開新的一頁,不僅美國經濟如此,全球經濟也是這樣。
美國進入新布局
展望未來,2016年,美國經濟復蘇大勢不變,IMF預測的經濟增長率為2.84%,較2015年進一步提升0.27個百分點。
美國經濟復蘇動能穩定,復蘇大勢并不會由于貨幣政策緊縮、地緣政治動蕩加劇和政治周期改變而發生根本性動搖。從經濟基本面的絕對狀況看,美國經濟依舊是全球最穩定的增長核心之一,復蘇質量值得肯定。
對于美聯儲的加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魏亮認為,這次加息應該是試探性的,過去一年美國都在調整加息預期,使大家對加息逐步形成一個共識。對于金融市場來說,短期來看25個基點的升幅已經被完全消化了,這主要歸功于過去一年的預期調整,使大家做好了防范準備。
實際上,在過去接近100年里,美聯儲沒有任何一次加息是成功的,總是會引起本國或國際上的金融波動,甚至金融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都采取了充足的防御性措施,使得這次加息被迅速消化了。
但在魏亮看來,這僅僅是短期影響,如果美聯儲進入了加息通道,美國必然要使其經濟徹底復蘇之后的利率水平恢復到一個常態。美國常態的利率水平一般是3%~5%,而現在的聯邦基準利率仍然是在0.25%~0.5%這個區間,也就是說至少距離3%還有2.5個百分點的差距。從目前來看,雖然在加息的始點上風險被迅速消化了,但是過去一年的全球金融市場卻非常動蕩,這與美聯儲加息不無關系。“從這樣的角度去評估,未來美國如果繼續加息,將對全球經濟,尤其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包括資金外流、金融市場動蕩等。不過,美聯儲也在做一些防御性的準備,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在未來加息的過程中逐步摸索試探市場的反應,各國也會按照美國的信號作出相應調整,使加息的影響不至于像過去幾次那樣劇烈。”魏亮說道。
上一篇:中國煤炭供給面逐步收縮
下一篇:美國加息 歐洲“偷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