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加工貿易轉向中西部
2016-10-26 10:0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曾占據中國外貿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今年以來出現比較明顯的下滑。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5.16萬億元,同比下降7%,下降的幅度比外貿整體要大。加工貿易占在外貿總體中的份額從過去的超過50%降至目前的不足3成。
分析加工貿易下滑的原因,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稱:一是從外部看,世界經濟現在增長乏力,外需不振,影響中國的出口;二是面臨雙重擠壓:一方面,來自西方發達的經濟體,他們對于高端先進制造業采取回流。另一方面,作為中低端的加工貿易的制造業,新興經濟體,像東南亞這一帶利用要素成本低的優勢參與競爭,也使一部分加工貿易從中國轉出去了。這就形成了雙重擠壓;三是傳統加工貿易從生產能力、要素成本都發生了變化。因此加工貿易需要有一個轉型過程;四是現在某些國家對我們實施很多所謂的“貿易調查”、“貿易救濟”。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壓力很大。
加工貿易是我國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穩住其下滑的勢頭,孫毅彪介紹,近幾年來,海關一是按照中央的統一要求,簡政放權,給企業創造更加寬松便利的環境。二是推動東部轉型升級,將東莞和蘇州設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重點從原來的制造向研發、設計、品牌轉變。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加工貿易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值2.66萬億元,占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的51.6%。加工貿易增值率由1996年的35%上升為2015年的80%。
推動加工貿易向中西部轉移是另一大重要舉措。目前已推動加工貿易向內陸和沿邊地區44個重點承接地梯度轉移。2016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0.8%,占全國的比重從2010年的4.4%上升到15.4%。
“促進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一方面是加工貿易會帶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另外從就業來說,它創造了很多的就業。加工貿易直接就業是4000萬人,間接就業是6000萬人,這樣加起來就是1個億。再就是考慮我們的國情,需要區域平衡。”孫毅彪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