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除個別月份出現正增長外,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體上仍是負增長。
但從數字上看,在持續萎縮的全球貿易中,中國外貿依然是一個表現不錯的“優等生”——無論是規模總量還是市場份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能做到這一點,應該說與國家近幾年來在促進外貿穩增長上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今年以來,為應對外貿下滑態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外貿穩增長的政策文件,效果正逐漸顯現。
從季度情況看,我國進出口呈現逐季回穩向好的態勢。換言之,外貿增速雖仍是負增長,但降幅已明顯收窄。從某種意義上看,這正是外貿穩增長政策效應的一種體現,也為我國外貿未來持續回穩向好創造了有利條件。
但這遠不是我國外貿穩增長的初衷所在。如果仔細研讀近年來出臺的外貿政策文件,不難發現這些政策措施已不單單是追求規模的增長,而是更加注重外貿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以推動我國外貿持續健康發展。
事實上,在穩增長的基礎上,我國外貿調結構、轉方式已經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在貿易結構、市場多元化、貿易主體和產品結構、貿易條件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優化和改善。前三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提升2.2個百分點,國際市場多元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毋庸置疑,未來我們還要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海內外發展環境,這就需要構建起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需要更加注重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通過不斷提高外貿發展的質量效益,真正實現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