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運河前期工程有序推進
2015-9-8 18:11:00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香港公司HKND集團兩年前獲得“尼加拉瓜跨洋運河”項目的獨家開發經營權以來,這條投資巨大、將改變國際航運格局的新運河,一直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相關的討論也堪稱熱烈,其中既有正面的期待,有客觀的思考,也夾雜不少懷疑和“唱空”之聲。圍繞近期輿論的種種關切,HKND集團常務副總裁彭國偉日前在京接受了新華網記者的采訪。他表示,尼運河是一個嚴肅的商業項目,HKND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了科學、扎實的分析、研究和論證,目前工程整體工作正穩步有序推進。以下為訪談實錄:
1、這個項目在去年年底就舉行了首開工儀式,但為什么現在還沒有正式動工?
答:對于這個有史以來土方工程量最大的項目(開挖量估計達50億立方米),我們必須確保工程質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移民安置的公平性、環境保護的持續性,以及對尼加拉瓜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真正地造福人類,因此,在主體工程正式啟動前,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前期工程和前期準備。為此,去年年底,我們舉行了首開工儀式,開始擴建通往運河西段港口和船閘施工便道,這是主體工程開工前的必要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環評報告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今年5月,我們已完成環評報告,正等待尼加拉瓜政府的審核通過。此外,我們還進行了項目設計、移民安置方案設計,以及為施工高峰期的巨大物流供應預作準備等,這些都是主體工程開展前不可缺少的步驟,亦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
我們組建了國際化的專業團隊, 聘請全球工程承包界泰斗、澳大利亞人比爾·懷爾德擔任首席項目顧問。團隊的其他重要成員還包括英國人約翰·穆雷,他在施工設備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方面積累28年的豐富經驗。我本人曾經效力香港的九廣鐵路和港鐵公司前后30多年,在交通運輸行業和大型項目的運營、維護、項目管理和資產管理有較豐富的經驗。
我們還委托權威機構——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鐵四院”)牽頭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委托美國麥肯錫公司完成了經濟可行性研究;委托曾設計巴拿馬運河第三套船閘方案的比利時SBE公司進行船閘的設計,可以說整體工作正穩步有序推進。
2、關于正式開工,目前有沒有時間表?
答:預計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可以啟動西部布里托港口的施工;而明年年底之前,將啟動船閘的施工和大型挖掘工作,這也標志著主體工程的正式啟動。預計項目會在主體工程開工后5年內完工。
3、關于工程的環保評估,這可以說是當地民眾和外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前期工程的重要環節,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具體進展?
答:環保方面,我們花巨資聘請國際知名的英國ERM公司,進行了為期兩年的項目環評工作,環評工作全面、細致,其中包括大量基礎研究。今年5月底,我們向尼加拉瓜政府正式提交了主體工程的環評報告。政府組織了專家團隊對環評報告進行研究,最終確認無誤后就將發出環境許可證。
8月19日,我們與澳大利亞CSA Global公司(國際地質和資源咨詢公司)簽約,委托CSA Global公司對運河沿線和尼加拉瓜湖近岸地區進行航拍和地質勘探。該項工作是深入研究尼加拉瓜湖,運河沿線水資源和地震對運河的影響的重要步驟,也將為前期工程的規劃、運河及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土木工程提供技術參數。工作范圍將覆蓋跨洋運河沿線276公里(10公里寬)以及整個尼加拉瓜湖近岸2公里寬的區域,將運用LiDAR機載激光雷達(產品庫 求購 供應)(陸地和近岸水深探測)、高分辨率數碼攝影和航空地球物理探測等航空遙感技術獲得資料。勘測結果既將為詳細施工規劃和設計提供關鍵參數,也有助于設計進入新階段時將項目活動對運河范圍及其周邊地區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程度。這也符合HKND造福該地區、保證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4、我們注意到,當地一些居民擔心運河會破壞生態環境,請問你們在環評方面有何結論?
答:經過深入、科學的論證,我們認為,如果能對項目影響采取適當的緩解、控制和補償措施,運河工程最終將產生凈正面的環境效益。
目前,尼加拉瓜面臨的最嚴峻的生態問題之一就是居民為維持生計濫伐森林,按照目前的毀林速度,該國所有的森林和自然保護區20年內就可能消失殆盡。同時,由于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加上近年來日趨嚴峻的厄爾尼諾現象,尼加拉瓜的干旱程度逐年遞增。根據德國環保機構Germanwatch的統計,尼加拉瓜已經是全世界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最嚴重的4個國家之一。
按照我們的規劃和研究,運河將有效遏制尼加拉瓜生態環境的惡化。作為環境補償措施之一,HKND會在運河兩岸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既能防止水土流失,也將為兩岸居民創造就業,從而減少甚至消除以砍伐為生的現象。此外,工程將協助尼國政府動員非法居民遷出Indio Maiz生態保護區,運河東段也將成為該生態保護區的天然屏障。同時,運河東段將筑壩形成兩個巨大的人工湖,留住如今大量流入加勒比海而浪費了的珍貴水資源,往西注入尼加拉瓜湖,彌補近年來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嚴重干旱給尼加拉瓜湖造成的水量損失。人工湖除了可以完全滿足運河用水外,還可以使尼加拉瓜湖這個中美洲最大的淡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從而有效緩解當地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而引致的干旱問題。
我還想強調的是,運河線路盡量選擇生態價值不高(原本已遭受破壞)的地區,而對有生態價值的地區我們只會占用最小的空間。對尼加拉瓜的生態環境而言,可以說利遠大于弊。
5、對于運河工程來說,移民安置是一個大問題,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擔憂和反對的聲音,請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答:移民安置涉及運河沿線的7200戶家庭,2.9萬人口,其中屬于東部原住民的家庭為25戶。我們用國際最佳慣例應對這一挑戰。我們的承諾是,所有動遷土地上的居民,包括無產權居民,都將過上更好的生活。移民安置區將配備各項必要設施,包括電力、供水、衛生、醫療、教育、安保等。如果民眾選擇遷往安置區,我們可以保證新居條件優于現有住房條件。
移民安置的資金,我們考慮存入具有國際公信力的金融機構,根據征地的進度,發放給受影響的土地業主。
對于任何一個大型工程項目,征地與移民安置都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更何況運河項目這個跨時代的宏偉工程。因運河最終線路還要取決于環評書審批和CSA的航拍數據,這種暫時的不確定性被尼國個別政黨人士加以利用,發表一些片面言論,致使少數居民出現不必要的誤解和擔憂。對此,我們會以最大誠意,按照公平、合理、公開的原則,妥善解決移民安置問題。
6、此前有媒體質疑這個項目有政治背景,懷疑運河的盈利前景,請介紹一下有關情況。此外,目前運河的融資情況怎樣?
答:尼加拉瓜跨洋大運河項目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項目,HKND 是私人全資擁有的公司,以純商業原則運作,不存在所謂政治色彩。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HKND在運河項目已實際支出30億人民幣(約5億美元),都來自董事長的個人支出。
對于某些人懷疑運河開通后會入不敷出,我想強調的是,未來運河本身的收入已經可使項目有盈利,而配套的港口、自貿區、機場等項目的收益,空間可能更加廣闊。
關于融資,運河建設所需的500億美元資金將會面向全球融資,充分考慮潛在可用的各種融資安排,包括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以及上市融資等,公司會在適當的時候做出公告。
7、目前巴拿馬運河正在擴建,那么是否還有必要新建一條運河?或者說,尼加拉瓜運河到底有沒有市場空間?
答:航運業的趨勢是集裝箱貨船的體積不斷增加。1996年至今,全球最大集裝箱船體積已增長三倍。兩年多前,市場上集裝箱船的規模不超過13000標箱,但近兩年來,集裝箱船的設計已達到17000標箱以上,甚至25000標箱。
據英國《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雜志此前報導,巴拿馬運河擴建完成后,預計最大也只能通航13000標箱的貨輪。還有一個具體的例子,世界上最大型的3E級集裝箱船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Q-Max,也無法駛入擴建后的巴拿馬運河。
按照我們目前的設計,尼加拉瓜跨洋運河建成后,可容納25000標箱的船舶,大約是巴拿馬運河擴建后可通行船舶的兩倍,能夠更好地滿足日益發展的全球海運貿易需求。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尼加拉瓜運河將提供較短的貿易航線(尤其在亞洲和美洲之間),為船運公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開發建設一條更寬、更深、效益更佳的跨洋運河,是完全有必要的。正如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所言,尼加拉瓜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是互補關系,不是競爭關系。
8、項目是否存在政治風險?
答:項目擁有堅實的法律基礎,尼加拉瓜國會先后批準兩部法律(800號法案《尼加拉瓜跨洋大運河法律制度及成立尼加拉瓜跨洋大運河管理局法案》和840號法案“運河法”);依“運河法”規定成立的統一協調各政府部門工作的運河委員會,有力地保證了運河項目的順利進行。
運河項目是一個嚴肅的商業項目,我們對項目各方面的風險都進行過充分的評估和調研。經過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研究和環境及社會影響評估,我們認為運河項目的綜合可行性非常高,也正因如此,公司才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項目前期準備工作。
9、最近有外媒報導運河的修建會讓一個小鎮消失,能否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答:最近,有西方媒體報道稱運河的修建將把一個名為杜勒的尼加拉瓜小鎮從地圖上抹去。而事實上,我們早就對外界公布,為了保護杜勒河口的生態環境,運河的設計線路將繞開杜勒鎮中心,杜勒鎮不會因為運河消失。盡管這一線路調整會增加7億美金的成本,但這是為了保護當地居民的利益和生態環境,我們愿意付出這些經濟代價。
我們讀到報導后,第一時間聯系了這家媒體的編輯,提醒他們,記者的報導與事實不符。這家媒體的編輯在核實后,迅速播發了澄清稿。
從這個例子事情也可以看出,對于一家中國香港公司開發運營這個大型基建項目,有些人或多或少抱有誤解、成見甚至偏見。為此,我們會秉承坦誠、開放、透明的傳播原則,加強信息發布,加強與媒體的溝通,隨時解答大家的關切和疑問,也歡迎媒體朋友到尼加拉瓜實地參觀、采訪,客觀、全面地反映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