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不受待見的出口再受重視

2015-1-9 9:39:00 來源:經濟導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作者: 蘭恒敏 
  一度不太受待見的出口,現在受到了格外重視——出口不僅事關經濟穩增長大局,而且事關經濟結構調整和“一路一帶”國家戰略的實施。
  5日和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州考察,與來自廣州、深圳、中山的8家外向型企業負責人座談,聽取他們在對外貿易業務中的優勢與遭遇的難題。而去年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下放出口退稅審批,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發揮稅收逆周期調節的“增長穩定器”作用。
  出口曾經是“三駕馬車”中最為強勁的一翼。過去10多年來,外貿高速增長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巨大的順差帶來的是“審美疲勞”,在許多國家艷羨中國出口高增長的同時,我們卻憂心于出口在增長格局中占比過大,強調消費拉動,投資和出口被“貶”到老二、老三的位置。
  從2012年開始,高增長態勢有所放緩,進出口增速開始回落至個位數。預計2014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僅增長3.5%左右。果真如此,將是連續第三年未能實現預期增速。2015年的增長目標已由2014年的7.5%降至6%。
  必須牢固樹立這樣的觀念:出口增長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和強項,而不是需要削弱的“包袱”。
  穩增長離不開出口拉動。當前世界經濟仍然處于“深度調整期”,加之世界地緣政治角力,石油等大宗商品大幅跌價,國內CPI、PPI、PMI等經濟指標連續走弱,穩增長任重道遠。在投資刺激忌憚較多,消費拉動不可能有意外驚喜的情況下,穩定而較快的出口增長,對于穩定整個經濟形勢至關重要。
  經濟結構調整離不開出口拉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難辦之處在于,一方面要削減富余產能,一方面要保持適度和有質量的增長。單純硬性削減富余產能,雖然有利于結構調整,但“痛感”比較大,對經濟增長是做“減法”;而將富余產能大規模向國外轉移,是將富余產能的“再利用”,對經濟增長是做“加法”。富余產能的轉移,必然伴隨產品、設備、技術、資本的大規模對外輸出。強勁的出口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減壓閥”。
  “一路一帶”重大戰略實施離不開出口的拉動。“一路一帶”是載體,人員、裝備、貨物、服務、技術等大進大出才是合作的具體內容。“一路一帶”起引領作用,強勁的進出口貿易賦予“一路一帶”的豐富內涵。離開進出口的強勁增長,“一路一帶”只能停留在概念層面。
  在廣州召開的外向型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有企業提出在對外貿易中屢遭一些國家不公正待遇。李克強表示,你們要把一些普遍問題向相關部門反映,我也會在國家間談判和政府磋商中直接提出,哪怕是小企業碰到的各種不公正待遇。政府為企業爭利就是為國家謀利。有參加座談會的企業負責人向媒體表示,李克強十分關心外向型企業,釋放出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強烈信號。
  而對出口退稅的調整,不單單是為了扶持出口企業發展,很明顯著眼于外貿結構的調整。與減稅有所不同的是,完善出口退稅更多體現內部結構“微調”,有扶有控,促進外貿結構優化。很顯然,這是從結構調整的角度促進出口的增長。這樣的出口才是有質量的出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