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國西北內陸的陜西,不沿邊、不靠海,交通條件相對閉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伊始,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就曾提出,將以建設“空中絲綢之路”為著力點,打造通江達海的立體交通樞紐。
2014年,中國首個航空城實驗區落戶陜西空港新城,“臨空經濟”一度成為該省建設“一帶一路”的熱詞。空港新城管委會主任賀鍵25日表示,位于空港新城的陜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已正式通過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的驗收。
據悉,陜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緊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并與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鐵路連通。截至2014年,該機場共運營國內外航線269條,航班量、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24.5萬架次、2926萬人次和18.64萬噸。
賀鍵透露,2015年1至10月,陜西進出口總額為1581億元人民幣,其中空運占72%。近年來,空港新城致力于絲路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搭建絲路合作平臺。與吉爾吉斯斯坦政府就建設中吉產業園進行多輪洽談,并與意大利航空航天企業協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賀鍵認為,“臨空經濟”滿足國際貿易距離長、空間范圍廣、時效要求高等需求,越來越被全球化生產所依賴。陜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運營后,將完善當地外向型經濟體系,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降低外向型企業成本,節約交易時間;同時,“買全球、賣全球”的逐步實現將豐富民眾的消費選擇,增加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