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12日報道,格陵蘭政府介紹,中國最大的煤炭和鐵礦石進口商之一俊安集團將管理Isua礦,該礦的前主人倫敦礦業已進入破產管理程序。
報道稱,中國投資者的參與,可能在整個北極地區以及美國拉響警報;美國仍對中國的北極雄心十分警惕。幾年前,中國一家房地產開發商購買冰島大片土地的計劃,曾引發地區外交官的極大不安。
中資集團在北極地區已經十分活躍。有些集團正參與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出資和建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擁有該項目的少數股權。中海油則持有與當地合作伙伴在冰島海域勘探石油的許可證。
氣溫上升已使北極部分地區變得更容易進入,這提高了中國對這些地區石油和礦產項目的興趣—還帶來了沿著俄羅斯北方海岸線開通歐洲海上航線的可能性。2013年中國成為北極地區決策機構—北極理事會的常設觀察員。
對于格陵蘭島及其政府而言,Isua是開采礦產資源、爭取從丹麥完全獨立的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人們對于該項目的可行性仍有疑慮。
倫敦礦業去年估計,Isua礦的運營成本將達到每噸45美元,而運至中國的航運費將為每噸37美元。然而,目前鐵礦石價格只有每噸70美元。去年鐵礦石價格下滑一半,原因是各家礦商加大產出,而來自中國的需求下降。
即使鐵礦石價格處于較高水平,Isua項目仍是雄心勃勃的,施工時間需要超過三年。雖然據一名熟悉該礦的高管表示,那里的鐵礦石儲量堪稱“美麗”,但采掘這些鐵礦石將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它們埋藏在厚厚的冰下。倫敦礦業曾計劃通過管道從該礦抽取鐵礦漿,但寒冷加大了這種技術的難度。
記者目前無法聯系上俊安集團天津港業務的高管請其置評。該公司香港上市子公司的一位高管表示,他不了解該項目的詳情。
該公司在俄羅斯和南非擁有鐵礦,在澳大利亞擁有一個銅礦。
倫敦礦業在去年10月被迫進入破產管理程序,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給這家債務沉重的礦商帶來了巨大壓力。該公司旗下唯一的鐵礦位于塞拉利昂,這個西非國家的埃博拉疫情給鐵礦作業帶來復雜性,該礦現在已被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