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消解“快遞的煩惱”
2014-6-6 11:27:00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立法只是有效監管的依據與第一步。良法如何落地,還有待相關部門在執法上的嚴格與執法監督的跟進快遞包裹可能在運輸過程中遭遇暴力分揀,快遞中的個人信息可能遭到泄露,這些“快遞的煩惱”在深圳可能被率先解決。最近,《深圳市發展快遞業管理規定》獲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該《規定》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快遞業發展的舉措,將進一步提升我市快遞業規范化水平。
作為全國快遞企業比較集中、從業人員比較多、業務收入規模比較大的城市之一,深圳快遞行業所暴露出的問題,或行業所遭遇的發展瓶頸,都相對其他城市要顯得更集中與更具代表性。在這個意義上,深圳在全國范圍內率先以立法的方式規范快遞業發展,既是一種主動而為,也是快遞業深度發展的必然要求。
通覽整部《規定》,可謂囊括了目前快遞行業所整體面臨的規范問題。它對快遞包裹在分揀、運輸、收投過程中,所可能面臨的被拋擲、踩踏等亂象,以及運輸過程中信息暢通受阻和信息泄露等問題,都予以了重點關注。此后針對這方面的消費者維權,乃至對于快遞企業的責任追溯,都將有規可依。特別是針對近年來發生的快遞安全事故,條例對嚴格執行收寄驗視制度專門做出強調,體現了立法者的問題意識與現實針對性。
在呼應民眾對于快遞行業進行規范管理的要求之外,此次立法在快遞配套用地用房及服務設施不足、快遞車輛通行停靠難等具體方面,也作出了有針對性的扶持安排,無疑是另一亮點。隨著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其所面臨的發展空間問題,與對軟硬件設施提出的新要求,必須得到重視。一方面,要規范企業發展中的失序現象;另一方面,為快遞業提供寬松的發展環境與政策支持,同樣重要。特別是,對于快遞業年產值已占GDP比重約1%的深圳而言,通過產業立法引導,解決快遞業發展過程中的資源不足、機制障礙等缺陷,更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
深圳對快遞行業的立法管理,是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行業的服務標準。這不僅有利于促進本市快遞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在全國快遞業都面臨著某些共性問題,和各方呼吁出臺《快遞法》的背景下,深圳的立法行動,更是提供了一種借鑒與示范。
但是也應該看到,立法只是有效監管的依據與第一步。良法如何落地,還有待相關部門在執法上的嚴格與執法監督的跟進。特別是要注重暢通消費者的維權通道,讓消費者真正成為良法實施的監督者與受益者。當監管部門、消費者與快遞企業三者在法律中都能找到自身的位置,快遞行業的又好又快發展必將成為可以期待的現實。而這,也正是立法的根本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