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中國為何否決組建航運聯盟?

2014-6-25 11:40:00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政府否決了AP穆勒-馬士基集團(AP M?ller-Maersk)組建龐大歐洲航運聯盟的計劃,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中國政府將毫不猶豫地封殺那些勢必有損于中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的交易。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是中國商務部有史以來頭一次否決一樁沒有中國企業參與的交易。在去年的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并購案中,中國政府堅持要求并購雙方修改一些交易條款;2009年可口可樂(Coca-Cola)提出收購一家中國果汁公司也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否決。2010年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擬議的合并,在中國政府還未來得及介入時就夭折了。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Hong Kong Shippers Council)主席林宣武(Willy Lin)表示:“我們有點擔心,不知道北京方面會不會真的否決。中國的反壟斷法賦予政府交易審查權。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向世人宣告存在這項法律、并且他們將執行這項法律。”香港付貨人委員會此前就敦促中國政府,否決馬士基與瑞士地中海航運公司(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和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組成“P3網絡”的計劃。
  盡管馬士基表示對中國政府的決定感到“驚訝”,但分析師稱P3聯盟在中國船運企業和出口商看來一直是個威脅。
  巴克萊(Barclays)駐香港基建和運輸業研究主管喬恩.溫德姆(Jon Windham)說:“如果真的有人打算制止這個計劃,那肯定會是中國人。只有中國的監管機構會覺得這個計劃會對本國公司不利。”
  P3計劃已經獲得布魯塞爾方面的默許和華盛頓方面的正式放行。按照該計劃,3家歐洲航運公司將把它們總共擁有的250艘船整合到一起,但仍然在價格上相互競爭。
  中國政府否決這筆交易的理由是,擬議的P3聯盟將占有亞歐航線集裝箱運力的47%,可能有損競爭,另外還有“社會公共利益”和“保護消費者”方面的考慮。不過很明顯,在中國商務部看來這筆交易觸動的利益還不止這些。
  IHS船運分析師Angela Yu表示:“P3面對來自中國船主的巨大壓力。”
  分析師表示,商務部決定明顯的受益者之一,是中國第一大航運企業、國企中國遠洋(China Cosco Holdings)。該公司眼下經營困難,在2012至2013年度虧損逾200億元人民幣(合32億美元),曾險些從上海證交所退市。
  溫德姆表示:“這看上去更像是為了保護本國船運企業,使之不必面對一個更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不是為了維護行業公平競爭。事實就是,這看上去是筆不受歡迎的交易,特別是不受中國遠洋歡迎,因此中國政府把它斃掉了。”
  中國外經貿企業協會(China Shippers Association)的蔡家祥表示:“如果我們允許P3壟斷聯盟從中國遠洋奪走更多市場份額,中國遠洋可能活不了很長。”中國外經貿企業協會是一家代表中國本土出口商的游說團體,強烈反對P3聯盟。
  中國遠洋與日本川崎汽船(K-Line)、臺灣陽明海運(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和韓國韓進海運(Hanjin Shipping)結為了規模小得多的CKYH聯盟。中國遠洋一直不愿公開發表批評馬士基擬議聯盟的言論。
  中國遠洋董秘郭華為說:“無論P3聯盟能不能成立,只有我們自身業績提高,才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本行業運力過剩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改變,成立聯盟也是大勢所趨。”
  P3聯盟被否決之后,亞洲船運板塊股價下跌。一些高管和分析師覺得,P3聯盟的成立本來將有助于緩解運力過剩。
  中國遠洋規模較小的國內競爭對手中海集運(China Shipping Container Lines)一位要求匿名的高管說:“如果P3聯盟成立了,短期內它將有助于行業的穩定,但長期來看它將增加我們和其他公司的競爭壓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