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對中國幸災樂禍是目光短淺的
2014-5-8 10:55: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外媒稱,在看到中國正在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爭奪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稱號后,美國人或許忍不住為中國經濟增長也許略有放緩的跡象感到歡欣鼓舞。 美聯社5月6日報道稱,任何幸災樂禍都將是目光短淺的。
在互相聯系的全球化經濟中,某個消息對一個經濟大國而言是壞消息,通常對另一個經濟大國也是如此——即使是競爭激烈的對手。穆迪分析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說:“它會造成損失。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旦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它會影響每個人。”
贊迪估計,中國經濟增長每放緩1個百分點,會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相當于油價每桶上漲20美元:將令美國經濟年增長率減少0.2個百分點。
這并非毀滅性損失。但為了使美國經濟完全恢復健康,它需要任何能夠得到的幫助。
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還威脅到了歐盟。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來自中國的一連串經濟新聞使得金融市場驚慌。中國的信貸泡沫正引發恐慌。中國的經濟增長在第一季度放緩至7.4%,為一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
對于大多數經濟體而言,7.4%的增長率可以被稱作高速增長。美國經濟增速多年來未曾達到過7%。但對于中國,一個仍處于發展中的經濟體,一個增速長期保持在兩位數的經濟體,這一新數據幾乎可以被稱作衰退。
美國人與中國人在經濟上的聯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緊密。他們相互購買對方的產品,相互在對方的市場上投資,相互去對方的旅游勝地旅游。美中貿易額去年超過5000億美元。美國國會研究所稱,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也是美國進口產品的第一大來源國。
赴美的中國游客人數去年猛增了23%。而赴美中國游客人均支出比其他任何國家的游客都多。波士頓一家專門針對中國游客的旅行社說,對中國游客而言,購物是排在第一位的活動。
羅迪厄姆咨詢集團稱,中國對美國企業和房地產的投資比十年前大幅增加,這還不包括對股票、債券及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超過7萬美國人為中國在美企業工作。
美國對華出口額去年創歷史新高。2013年,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利潤也創下歷史新高。
在中國從以出口、投資為基礎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向靠消費者支出帶動的增長模式之際,其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中國還在應對債務飆升的狀況,這一狀況受國有銀行發放的貸款影響。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稱,中國的債務從2008年的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30%升至去年的200%。
在歐洲,許多公司很容易受到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的影響,這與它們在中國的業務擴張有關。
美國公司仍看到了利潤可觀的機會,并認為中國當局能繼續管理好經濟健康增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