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繼續削減量化寬松規模
2014-5-4 10:07:0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30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決定繼續削減量化寬松規模,從5月開始每月購買長期債券規模將縮減100億美元,至每月購債450億美元。這是美聯儲連續第四次以相同的力度減少購債。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退出量寬造成的影響仍不容小覷。
預計美國明年底前不會加息
4月30日結束的美聯儲例行貨幣政策會議毫無意外之舉。去年12月以來,在每次貨幣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均決定以每月減少100億美元的步伐削減量化寬松規模。本次會議延續了這一進程。美聯儲對利率政策及其前瞻指引未做任何改變。美聯儲重申,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然合適,在量化寬松結束后,在“相當長時間內”將維持當前接近于零的目標利率。
美國經濟分析局4月28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創三年來最低速開局,第一季度經濟僅增長0.1%,幾乎陷于停滯。但是一季度的疲軟沒有令美聯儲恐慌。美聯儲4月30日的聲明指出:“近期美國經濟活動增速加快,而此前冬季美國經濟活動增速大幅放緩,部分是由于天氣原因。”美國經濟咨詢機構“環球透視”經濟學家保羅·埃德爾斯坦對本報記者表示,寒冬過后,美國經濟將走出“冬季憂郁”,今年剩余時間增速有望回升至2.5%—3%。
埃德爾斯坦表示,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將從惡劣的冬季中走出,這促使他們繼續退出量寬。但美聯儲認為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然必要,預計明年底之前不會加息。
盡管美聯儲重申退出量寬沒有預設進程,仍將取決于經濟前景和對量寬利弊的評估,但分析人士普遍預期,退出量寬已是例行公事,只有在經濟數據和前景出現巨大波動的情況下,美聯儲才會改變現有節奏。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四季度將完全退出量寬。
金融市場波動還會繼續
美聯儲史無前例的量寬政策被人形象地稱為“開著直升機撒錢”。有經濟學家認為,目前量寬的退出進入了“自動駕駛”軌道,美聯儲樂見投資者把目光轉移至別處,這或許會讓這架“直升機”安穩著陸。
然而,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量寬退出造成的影響仍不容小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不久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市場的波動還會繼續存在。他認為,美聯儲雖然決定減少購債,但它畢竟還在買,整個資產負債表還在擴張。現在產生一個新問題,即到年底停止買債后,美聯儲會不會對其資產負債表進行調整。這是市場關注的一個風險點。
金融市場的另一個重大變化是,市場正從由流動性主導轉向由增長主導,但這一轉變尚未完成。不管是新興經濟體還是發達經濟體,整個資產市場開始重新進行定價。如果資產由流動性推動,現在價格就會受到壓抑;如果資產有潛在的增長作為支撐,就會被看好。
新興經濟體需適應流動性緊張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美國宣布開始退出量化寬松時對新興經濟體造成了很大沖擊。這幾年,由于習慣了流動性充足的環境,美聯儲突然宣布削減購債規模讓新興經濟體有些措手不及,導致這些國家貨幣貶值、股市大跌。
“經歷了去年的沖擊之后,新興經濟體的央行通過加息等貨幣政策遏制住了貨幣貶值,金融機構也加強了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應對資本外流的能力大幅度提高。”顧清揚指出,金融市場最怕不確定性,現在美聯儲削減購債的計劃比較明確,新興經濟體可以從容應對。
實際上,今年東南亞新興經濟體股市普遍上漲,資金回流明顯,貨幣也小幅度升值。國際投資者認為,東南亞國家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潛力巨大。美國削減量化寬松規模只能造成資本市場短期流動性緊張,長期來看,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光明。
顧清揚認為,削減量化寬松規模說明美國經濟向好,美國是東南亞國家的重要出口市場,美國經濟復蘇能拉動這些國家出口的增長。“出口增長能提高經濟增速,這或許可以抵消資本市場波動的負面影響。”顧清揚說,美國退出量寬已成定局,新興經濟體需要適應流動性相對緊張、美元逐步升值的大環境,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加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