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四座黃河橋講述百年鄭州鐵路創下四項“第一”

2014-5-22 11:47:00 來源:鄭州晚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四座黃河橋講述百年鄭州鐵路 
  平漢鐵路黃河大橋最洋氣,由比利時人修建,是“中國鐵路橋梁之母”
  鄭新黃河大橋創造四項“世界之最”
  習大大都點過贊
  鄭州人對鐵路,可謂情深意長。
  1904年3月,北鄰滔滔黃河、南依巍巍嵩山的中原重鎮鄭縣,鳴響了自古以來的第一聲火車汽笛,盧漢鐵路正式建成通車。仿佛一夜之間,鄭縣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人的生活便與鐵路息息相關。
  今天的“光陰的故事”帶讀者尋訪鄭州歷史上四座黃河鐵路橋,不僅見證鄭州近百年來的發展史,更是尋找一段溫暖的記憶。因為,鐵路在鄭州人的心中,不僅是過去的榮耀,更是通往未來的便捷和高速。鄭州晚報記者孫娟董艷竹/文張翼飛周甬/圖
  鄭州歷史上的4座黃河鐵路大橋
  鄭州市轄內的黃河南岸,歷史上建了4座鐵路大橋,創下黃河鐵路橋梁的4項“第一”:
  1906年,由比利時投資建造并通車的平漢鐵路鄭州黃河大橋(1987年被拆除),是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橋,被稱為“中國鐵路橋梁之母”;
  1960年,通車的京廣鐵路鄭州黃河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黃河上自主建造的第一座雙線鐵路橋,2014年5月16日停用;
  2012年12月,隨著京廣高鐵的開通而投入運營的鄭新黃河大橋,是黃河上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
  2014年5月15日啟用的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則是目前黃河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四線鐵路特大橋。
  一座座橋跨越水面之上,不單是時代的烙印,更是城市區域經濟發展的精彩注腳,黃河鐵路大橋的歷史更迭,再次鞏固了河南鐵路的樞紐地位和心臟作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鄭州黃河鐵路大橋
 。1906年~1987年)
  黃河橋橋址勘察工作歷經四年
  在黃河風景名勝區內,“中國黃河第一鐵路橋遺址”前的鐵牌上寫著:中國黃河第一座鐵路大橋,興建于1903年9月,1906年4月通車。工程造價庫平銀265萬兩。橋長3015米,102孔,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黃河南北的鋼體結構鐵路大橋。1958年新建京廣鐵路黃河大橋。為防止老橋阻水,以利防洪,1987年7月拆除老橋上部鋼梁,保存南端5孔160米,立碑勒銘,永志紀念!
  說起大橋的修建,歷經不少坎坷。
  100多年前,為了貫通京漢鐵路,清政府開始興建黃河鐵路大橋,由于缺乏建橋經驗,便把項目包給國外的承包商。
  比利時人沙多歷經4年才結束橋址勘察工作,經張之洞拍板,大橋選址定在鄭州北邙山脈盡頭,就是鄭州人常說的“邙山頭”附近,距黃河河槽約3公里,此處最大的特點就是“灘窄岸堅”。
  橋址雖確定,但直到1903年大橋才開工,因為有關此處該不該建橋的爭議一直都在。為慎重起見,清政府后又聘請德國人錫樂巴、美國人李治、法國人道理懷、意大利人海沙等工程師先后到現場反復勘察,最終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贊同,慈禧這才批準繼續進行橋梁工程的動工。
  毛主席評價加固工程:“黃河大橋謝謝你們”
  1903年正式開工時,由于鄭州物資匱乏,建橋所需的鋼鐵、機械都是在漢口用馬車、牛車和人力輾轉運到工地,施工艱難可見一斑。
  歷經千難,1906年4月7日,隨著京漢鐵路線的開通,黃河鐵路大橋迎來了火車的鳴笛聲。大橋開通時行車時速初為10公里,以后提高到15公里。
  黃河鐵路大橋扼祖國南北鐵路交通的要沖,自建成后便成為軍事重要。到1948年鄭州解放時,黃河鐵路大橋已嚴重變形,只能通小型機車,時速由最初通車時的15公里限制到5公里。
  1949年到1952年,千瘡百孔的黃河大橋歷經了5次加固,運輸能力提高了36倍。1952年10月31日清晨,毛澤東主席乘坐專列來到鄭州,視察黃河鐵路大橋時高度評價了加固工程,并對工作人員幽默地說:“黃河大橋謝謝你們!
  然而,災難一直未曾遠離。1958年7月17日上午,黃河水開始暴漲,水位超過有記錄的1933年的歷史最高水位,11號橋墩倒塌,相連的第10、11兩孔鋼梁遂跌入河中。至此,貫通我國南北的京廣鐵路運輸大動脈被迫中斷。
  當時,周恩來總理正在上海開會,得知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險情后,立即在18日下午乘專機飛抵鄭州。晚上,周總理在手電燈光的照射下,實地察看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斷橋具體情況。當天晚上,下著雨,周總理又參加了群眾會議。
  會議形成了黃河大橋的搶修方案,一場搶修黃河鐵路大橋的驚心動魄的戰斗打響了。
  同工人一起,周總理親自在窗口排隊取飯
  為盡快搶修大橋,北京、天津、廣州、西安、武漢、濟南等城市調運來大量的物資。工地急需26名起重工和20名電焊工,給鄭州、開封兩市提出后,不到6個小時電焊工、起重工都帶著工具趕到了工地。鄭州市的18個工廠停止正在進行的生產任務,為大橋趕制螺栓鉚釘和配件。7月18日至28日,全國9個省14個市運到大橋南北岸的物資器材多達430列貨車。
  搶修人員在狹窄的橋面上,迎著巨浪滾滾的激流,冒著暴風雨,最終于1958年8月1日22點35分,全部鋪好橋上的鋼軌。8月2日上午,鄭州黃河鐵路大橋再次正式通車。
  大橋恢復通車后,周總理心系黃河鐵路大橋。8月5日上午,黃河鐵路大橋的上空,一架銀白色總理專機盤旋了一周,這是半個多月來,周總理第二次來到大橋搶修施工現場。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對搶修大橋人員進行慰問的群眾大會上,周總理登上主席臺,對所有施工人員表示贊揚。
  會議就餐時,工作人員本來為周總理和陪同領導單獨安排了就餐的餐桌,但被拒絕,周總理堅持同職工一起,親自在取飯窗口排隊取飯,并要交付飯錢。當食堂人員說明搶修工地人員吃飯都不收飯錢時,總理說:“不收搶修人員的飯錢可以,但我是要付飯錢的!
  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鄭州黃河鐵路新復線大橋最終于1960年4月25日建成通車。
  京廣鐵路鄭州黃河大橋
 。1960年~2014年5月)
  新中國修建的第一座黃河鐵路大橋
  據史料記載,黃河鐵路新橋(也叫京廣鐵路鄭州黃河大橋)1960年通車后,年年都要拋石護墩,這不僅使每年的河工費用都要超支5萬余兩白銀,還使河務官員擔心阻塞河道,危及河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建黃河鐵路大橋的事被提上日程。1957年鐵道部決定修建新橋,納入國家“二五”計劃付諸實施。新大橋位于舊橋下游,南岸距舊橋375米,北岸距舊橋500米,為鐵路雙線專用橋。
  1958年5月14日開工,1960年4月20日竣工通車。新橋全長為2899.54米,當時設計最高時速80公里,自2001年6月19日晚6時起對通過鄭州黃河橋的貨車限速每小時55公里,形成了京廣線上一個長期限速點。
  新橋是新中國修建的第一座黃河鐵路大橋。正式通車那天,參與修橋的施工者激動得哭了起來,他們說:“在鐵路干橋務工作一輩子,就盼著能有一座新橋樹起來,今天親眼目睹了黃河新橋的雄姿。 
  2014年5月16日,服役54年的京廣線鄭州黃河鐵路大橋光榮完成歷史使命,正式停用并退役。同日,位于該橋下游110米處的鄭焦城際黃河大橋正式啟用。
  鄭新黃河大橋
 。2012年至今)
  大橋多項“世界之最”,獲習近平點贊
  2012年12月26日,跨越黃河天塹的另一座大橋鄭新黃河大橋(原名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投入使用,該橋全長24.277公里,公鐵合建部分全長9.177公里。它是鄭州至新鄉G107復線工程及京廣高鐵跨越黃河的共用特大橋梁,是世界設計標準最高的公鐵兩用橋,也是目前黃河上最大規模的公鐵兩用橋。
  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采用了鐵路在下、公路在上的公鐵合建設計理念,上層設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兩側設4米寬慢車道;下層設雙線鐵路客運專線,設計時速350公里。這樣,下面跑火車,上面跑汽車,互不干涉。
  該座大橋創造了四項“世界之最”:一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合建橋梁;二是橋上火車時速達350公里,創下世界特大型橋梁通行速度的新紀錄;三是鋼梁結構在世界橋梁建設中系最先采用;四是運用了“多點同步頂推”技術,在頂推最大跨度、總長度和總重量方面均創“世界之最”。
  2009年4月2日,鄭州黃河公鐵兩用大橋建設期間,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河南省考察,專程到鄭州黃河公鐵兩用大橋建設工地視察。他強調,要珍惜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加快鐵路建設步伐,在應對金融危機、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中作出歷史性的貢獻。
  從主橋施工棧橋上下車后,習近平邊走邊看,當得知大橋在設計上和施工中,大量采用了我國乃至世界當今領先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方法,擁有諸多的“第一”和“之最”時,習近平連連稱贊。
  鄭新黃河大橋的啟用,使京廣高鐵在2012年12月26日順利通車,加上之前通車的鄭西高鐵,使鄭州既擁有京廣鐵路、隴海鐵路(新歐亞大陸橋)兩大鐵路大動脈,又成為京港高鐵、徐蘭高鐵兩大時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鐵交通大動脈的交會點,成為中國鐵路的心臟。
  如今,從鄭州出發,2.5小時到北京,2小時到西安、武漢、長沙等周邊省會城市。
  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
  (2014年5月16日至今)
  黃河上首座四線鐵路特大橋,河南進入“城際鐵路時代”
  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是鄭焦城際鐵路和改建京廣鐵路跨越黃河的共用四線鐵路特大橋,大橋全長2200米,于2010年10月15日開工建設,是黃河上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的四線鐵路特大型橋梁。2014年5月16日,黃河上的首座四線鐵路大橋正式啟用。
  橋上有兩條線是給鄭焦城際鐵路預留的,設計時速250公里。
  該橋是黃河流域第30座、河南境內第15座黃河大橋,是黃河上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四線鐵路橋梁。
  根據計劃,鄭焦城際鐵路將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從鄭州到焦作只需半個小時。河南,將由此進入城際鐵路時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