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加工貿易陣痛:1-4月江蘇出口增幅0.03%

2014-5-21 11:28: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進出口總量增幅持續個位數。  據南京海關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江蘇2014年1-4月實現外貿進出口10785億元,同增3%,高于全國同期6.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280.4億元,增長僅0.03%;進口4504.6億元,增長7.4%。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出口能維持正增長已屬不易,數據亦顯示出上揚勢頭。4月當月出口1775.1億元,同增長1.1%,環增6.6%。
  從貿易結構看,經過數年調整,江蘇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對半分”格局已形成,且前者已具備優勢。1-4月數據顯示,一般貿易進出口4791.6億元,同增10.1%,占進出口總值的44.4%;加工貿易進出口4447.1億元,下降4.6%,占41.2%。
  加工貿易造就了江蘇外向型經濟的成功,貢獻了江蘇進出口總額中7成以上的份額,但自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萎縮,甚至進口或出口的單項占比也低于一般貿易,截至當下優勢已喪失。維持江蘇進出口正增長的,只能依靠一般貿易。
  此情況也意味著,外貿大省江蘇的進出口主要力量,已從外資轉向內資。
  加工貿易萎縮
  江蘇1-4月加工貿易出口2790.9億元,下降8.6%。因此,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江蘇外向型經濟中最嚴峻的挑戰。
  加工貿易以外商投資為主,這一領域的萎縮也直接導致了江蘇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乏力。2014年1-4月份,江蘇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737.1億元,增長1.3%,占進出口總值的62.5%,而其中的出口3758.4億元,下降3.2%。
  南京海關統計分析處官員提醒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新數據顯示出外商投資的進口正在增長,而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進出口保持較高幅度增長,特別是民企已占到29.3%。
  具體到出口產品,其形勢依然嚴峻。機電產品一直是江蘇制造的“主打”,一度占據全省出口總量的70%以上,不過1-4月出口機電產品4073.8億元,下降1.7%,占出口總值已下降到64.9%。
  此外,資源類產品的大量進口仍顯示出江蘇制造業偏重的格局,部分產品成倍增長,這極大消耗環境容量。1-4月江蘇進口錳礦砂、銅礦砂和液化石油氣3.7億元、5.5億元和81.2億元,同增長12.1倍、5.7倍、2倍。
  轉型:打通內外
  “不要過于悲觀,一些內生的變化已經出現”,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主任陳安東說。
  陳認為,按照市場規律,一些純加工的類型,可能會往中西部成本更低的地方去,但其他地方承擔不了高附加值的產業,這主要依靠人才、環境、金融配套環境等多年的積累,所以很多企業的內涵已經改了,在做全球的分工戰略調整。
  比如,一家輕紡企業就在綜保區內定制了1萬平米的廠房,增加了對輕紡產品進行出口前整理、維修、包裝的業務,這就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
  研發新產品是加工貿易轉型的途徑之一。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副館長朱春霞表示,一家以生產通信電纜為主的企業,開始為新興市場提供通信基站裝配服務,這比單純生產纜線要賺錢,但這需要歸集使用來自國內外的保稅及非保稅料件。
  在國家整合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大背景下,加在工貿易制造中的核心優勢不會喪失,在向研發、維修、物流、貿易和結算領域轉型。陳安東認為,從海關服務的角度看,就是從原先的主要為出口加工企業服務向先進的國際商貿產業綜合服務區“轉型”。
  僅以貿易而言,綜保區退稅可以用外幣結算,這就消除了匯率風險。這一結算模式可每年為部分企業節約匯兌成本數百萬元。
  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與海關特管區內的企業交流看,能否順利打通關內關外是涉及到加工貿易轉型下一步的重點。
  有企業人士認為,隨著中國內需市場的發力,區內企業需要一般納稅人的資格,這樣才可以對國內客戶開出增值稅發票。
  南京海關一位官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對長三角一帶的海關特管區已進行了一輪調研,將“重新評估綜保區發展的新定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