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倒貼"外貿企業 出口1美元返3分人民幣
2014-5-15 10:3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經濟之聲報道,阿里巴巴B2B事業群13日宣布面向中小外貿企業實行補貼政策:出口企業把通關、結匯、退稅等服務環節搬上網,每出口1美元,最高能獲得3分錢人民幣外貿服務補貼。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雙降”,阿里為何要“倒貼”?如此補貼能否給企業帶來幫助?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7成外貿企業通過代理公司或平臺,完成通關、退稅、結算等一系列貿易環節。除向海關等部門繳納費用, 外貿企業還需向代理公司或平臺支付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二不等的服務代理費。
根據阿里補貼政策,外貿企業只要通過“阿里巴巴一達通”平臺,每出口1美元可以得到3分人民幣的服務補貼,此外,免收服務代理費。
這讓很多企業大感意外。寧波知音音響公司負責人吳小姐說:眼下服務貿易生意難做,代理商別說“倒貼”,不坑人就不錯了。
吳小姐:這個政策,他們要能做到還是很不錯的,以前很多代理公司,比如海關退稅17個點,他們左扣右扣,到我手里剩13個點。
既不是政府補貼,也不是做慈善,錢從哪來?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一語道破:阿里一達通平臺整合1萬5千家外貿企業,巨大的外貿出貨量,讓阿里在銀行、物流公司、海關等部門面前,搖身變成“大客戶”,有了“砍價”的余地。
吳敏芝:去年我們大概出口40億美元,每出口1美元創造出7分錢利潤,所以補貼給中小企業2到3分錢。現在只是通關、結匯、退稅三個,馬上要建物流環節,空間還會更大,物流成本幾乎占了中小外貿企業10-15%成本。
出口1美元返還3分人民幣,聽起來如九牛一毛。但對一些利潤薄如刀片的行業而言,這就是及時雨。深圳全順達電子公司總經理王波算了這樣一筆賬:
王波:一個月我們大概(銷售)200萬美金,得6萬塊錢,一年70來萬。對一般企業來說不錯了,控制得好能留下2個點純利潤不錯了,大概500萬左右。(補貼)肯定有意義。
APEC電商工商聯盟專家、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健認為:所謂“補貼”是造噱頭,但這種集約化的滾雪球方式,未來充滿想象空間,值得行業借鑒。
王健:以電子化的方式和集約化服務,把規模做上去。邊際成本幾乎為0,多十個、一百個客戶,成本幾乎是固定的。雪球滾大了,更多客戶讓綜合服務平臺能產生更多的效益,甚至將來用平臺積累的數據,反哺給這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