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匯率報告猛烈抨擊人民幣貶值 專家:美"以鄰為壑"
2014-4-24 10:38: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并就人民幣貶值猛烈抨擊中國。報告稱,如果近期人民幣匯率下跌暗示中國政府打算放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政策,則將引起美方尤為嚴重的關切。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近日人民幣匯率波動屬正常,匯率報告中美國所體現的“抨擊”態度暗藏著美國一直存在的狹隘的保護主義勢頭。
近日人民幣匯率波動屬正常
對于人民幣近期的波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近日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美聯儲開始逐步退出量化寬松(QE)政策,今年初中國出口表現疲軟,2月出現貿易赤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在這樣的情況下波動屬正常。”“易綱說得對。美國經濟復蘇日趨穩固,中國經濟在減速,且美國的機構投資者唱空中國聲浪最響,他們的游資外逃最快,人民幣貶值理所當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國際商報記者說。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程實告訴國際商報記者,首先,從中國經濟和發達國家經濟短期走勢對比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為明顯,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勢頭相對較好,人民幣出現階段性貶值是短期經濟對比的貨幣反映,很正常;其次,從國際資本流動結構看:2014年以來,美聯儲主席耶倫流露出加速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傾向,國際資本持續從新興市場流向發達國家,人民幣和諸多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一樣,出現階段性貶值是正常的。
“而且,人民幣的貶值幅度相對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更小,這說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還是很有節制的,并未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明顯沖擊。此外,人民幣的雙向波動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有益的,長期單向升值預期的存在是非理性的,容易引致一系列投機操作,人民幣雙向波動則有有利于市場預期趨向理性。”程實說。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如果人民幣匯率波動屬于市場行為,那么就是正常的;如果有證據證明是政府干預所致,那就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了。從目前的狀況看,近來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主要是與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美國逐漸退出QE等市場因素有關。因此,波動正常。”
匯率報告意欲何為
據悉,這是2009年奧巴馬就任總統后,美國公布的第11份匯率報告。此前10份報告均表示沒有發現美國主要貿易伙伴操縱本國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延續了1994年以來美國歷屆政府的立場。
匯率報告稱,如果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向預示人民幣升值受阻,中國允許人民幣匯率反映市場力量的政策倒退,那么將引起非常嚴重的關切。今后美國財政部將繼續密切關注中國匯率制度和貨幣路線,敦促中國進一步改革,實現市場決定匯率和干預透明化。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匯率報告凸顯了美國財政部官員的一種擔心,即那些擁有經濟盈余的國家正削弱全球經濟需求,還可能預示著一個新的匯率緊張時期的到來。“他們肯定會有這樣的擔心,但是他們該看看中國擴大內需做了多少事情,看看中國進口增長多么迅猛。看后就會明白,中國不是打算走‘以鄰為壑’的路子的!”梅新育感嘆道。
程實分析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4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還提到,新興市場經濟下行風險較大,但依舊給全球經濟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增長貢獻,因此新興市場正“削弱全球經濟需求”的說法不屬實。至于匯率緊張時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國不切實際的匯率指責所引致的。“實際上這反映了美國一直以來都存在的保護主義傾向又在抬頭。貿易、金融和匯率領域的保護主義才是削弱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因素。”程實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