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路透:臺灣全球貿易自由化之路 陷入進退維谷

2014-4-23 10:04:00 來源:鳳凰財經綜合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鳳凰財經綜合 路透4月21日文章, 一場反服貿學運打亂了臺灣參與多邊經貿組織的時程表。這橫生的變數再成中美兩國展現其政經實力的競技場。臺灣矢志要成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一員遭重大考驗。
  臺灣日前爆發的大規模反服貿學運,不僅立法院癱瘓逾三周,更有數十萬人上街游行。反服貿學運令原本加速與中國經貿交流的馬英九政府陷入尷尬局面。
  另一方面,臺灣也恢復與美國常態性經貿洽談,極力拉攏對美關系。美國總統奧巴馬本周的亞洲行可視為美國重要的承諾。
  反服貿事件反映在各國的觀望態度上,令臺灣對外洽談經貿事宜面臨諸多關卡。
  中國官方對此次的臺灣反服貿事件置評不多。唯有上周大陸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指出,兩岸協商中沒有已簽協議重新談判的先例,海基、海協會協商所達成協議的權威性,應該得到維護;而陸委會則回應,目前沒有重啟談判的準備。
  日前召開的海南博鰲會議,臺灣前副總統蕭萬長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見面,兩人在會中避談服貿爭議,僅談到兩岸未來的經濟發展與合作。
  〞現在大家在觀望北京的態度,而且臺灣內部對服貿態度也很饃糊,所以其他國家當然不急,不需要先跳出來表態。〞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說。
  臺灣經濟部長張家祝表示,目前很多雙邊的對外經貿談判進度已生變,并非在嚇唬民眾。惟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社上周五指出,印尼貿易部副部長來臺拜會經濟部長張家祝,指雙邊經濟合作協定有譜,但遭經濟部否認,稱僅為禮貎性拜會。
  臺灣經濟研究院國家發展戰略中心副研究員許博翔則表示,4月底美國總統奧巴馬將訪問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TPP的談判進度話題可能隨之升高熱度,將是TPP談判進展一大重要指標。
  奧巴馬將于本周三(23日)開始對亞洲四國進行訪問。在此期間,他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就是讓這些心存懷疑的國家元首們相信,美國的意圖不只是做個漫不經心的旁觀者,而是誠心誠意地承諾在該地區對抗日益自信的中國。
  馬政府陷入尷尬
  臺經院的許博翔說,〞這次事件對兩岸關系還不能說惡化,(反服貿)目前僅止于臺灣內部的問題,但如果真的服貿需要退回重議,走到那步大陸才會掀底牌。〞
  至于近期曾赴陸參訪的前陸委會副主委、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童振源則認為,反服貿事件令陸方研究機構對兩岸后續關系表達憂慮,但也重新思考過往在兩岸協議方面只與國民黨溝通的過程可能太局限,應該要做更多層面、更廣泛的溝通。
  童振源也認為,反服貿事件目前影響在政治層面上,原本兩岸的領導人--馬習會時程恐無限延期,而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進度將被拖累。
  過去兩岸復雜的政治氣氛,令臺灣并未與非邦交國簽訂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協定,直到去年7月10日臺灣與紐西蘭(新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定,這是臺灣第一個與已開發國家簽定的經濟合作協定。
  去年11月初并再下一城,臺灣與新加坡完成簽署經濟伙伴協定(ASTEP),為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簽定的第一個經合協定。
  監督機制不應只限兩岸協定
  反服貿學運的重要訴求之一即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目前已有多種版本待審,甚至民間也提出監督版本。
  學者認為,政府不妨以此擴大做為臺灣日后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的依循機制,化危機為轉機,更可成為臺灣對外洽簽自貿協定的助力。
  接受眾多政府委托研究的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研究員徐遵慈表示,自貿協定的監督條例不應只限于兩岸協定,更應擴及臺灣所有對外的自貿協定。比如當初臺紐、臺新協定簽定后,那時紐西蘭、新加坡其實也深怕協定送立法院會遭遇阻礙。
  〞但如果立法都明確制定協議的簽定流程和監督機制,也更好對各國解釋,臺灣的程序規定就是這樣,程序更好了解、更透明,反而是好事。〞徐遵慈說。
  臺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陳明郎則認為,反服貿事件可能令臺灣后續協定的簽訂時間拉長。而從很多貿易的事件先例上可知,進入市場時間太慢會令對手廠商擴張,比如臺灣的大廠康師傅先進去中國市場,但傳統大廠統一則太晚進入,在中國市場就必須和康師傅比拚,一直追趕。
  臺灣大學周治邦教授則說,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程序還需定調,但若是兩岸協議訂定的主導權是由立法權凌駕行政權,會是立法權的膨脹,因為以民主換效率,對經濟發展不利。
  TPP談判落后
  至于多邊的自貿組織,臺灣總統馬英九將在2014年元旦文告時宣布將全力推動ECFA后續談判與加入〞跨太平洋[0.30% 資金 研報]經濟伙伴協議〞(TPP)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議〞(RCEP),顯示了政府認為加入多邊經貿組織已迫在眉睫。
  帶半有官方色彩的中經院李淳則說,今年2月間政府積極召開各地大使目的即在說明將申請臺灣加入自貿組織的進程,先前官方也將在7月底之前將準備提出加入TPP談判申請方案;至于行政院方已積極督促各部會盤點進一步自由化的可能面向。
  如各方所知,以美國主導的TPP是其重返亞太市場的重要戰略,而原本以東協國家為主的RCEP則因中國加入,反客為主地主導了RCEP。
  經濟部一位不具名官員指出,目前TPP的新一輪談判本訂于去年底結束,但結果一延再延,由于其組成國家包括已開發的美國、日本和自由化程度較低的越南,其談判進度是否能夠順利備受各方質疑。
  RCEP預計2015年底完成談判
  據臺灣本地媒體報導,先前經濟部長張家祝曾表示雙邊談判已暫停。本地媒體披露,此國家即為TPP成員國的南美州國家智利。
  此外,中經院也表示,臺灣與印尼的雙邊ECA(經濟合作協議)可行性研究已于2012年完成;而繼去年臺灣與菲律賓的漁船事件之后,去年下半年開始進行與菲律賓的雙邊經濟合作協議可行性研究。此外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國也表達相當的興趣。
  長年研究RCEP的徐遵慈則表示,RCEP近期在大陸南陵完成第四回合談判,預計6月再談下一回合,如期完成談判--2015年底甚或2016年初如期完成,并非沒有機會。
  她也說,TPP談判是以單一認諾的方式,意即在每項的談判議題必須針對所有細節均達成共識才一致通過,結束簽字,因此達成難度較高;但RCEP的談判方式可以先就談判完畢的部分即簽署,因此如期在2015年前談判并簽署的機會不小。
  2015年底RCEP的成員國16國家談判完畢之后,開放予其他經濟伙伴參加,是臺灣認為可據此參與談判的法律基礎,只不過RCEP對于此的定義及范圍從未具明。
  至于中國對于臺灣加入大陸商務部曾正式表示,在不違反〞九二共識〞即〞一中原則〞的前提下,臺灣與其他國家簽FTA可做合情合理的安排。
  不過,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指出必須認清的事實是,即便臺灣做好準備,仍有可能因艱難的國際處境而被拒于門外。
  因此,梁國源提醒,政府一方面致力加入自貿組織,也應正視不容偏廢國內產業競爭力日益低落的現實,從根本面如教育、法規、產業政策等方面改進競爭力。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黃登興提醒,臺灣政府應正視自由化的深/廣度以及時程掌握,全球化都是對小規模廠商不利,〞全球化的方向下都是大吃小,跨國企業壓縮小廠的存在空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