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渣打行政總裁中國經濟不會因債務問題硬著陸

2014-4-2 9:4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渣打銀行行政總裁冼博德日前撰文稱,中國經濟不會因債務問題導致硬著陸,在增長結構開始轉變的同時,中國經濟的根本驅動力仍然強勁。
  當下,中國總債務(指公共部門、消費者和企業三者債務之和)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已高達230%。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如此高的水平足以引發諸多嚴重問題。因此,看空者把這一比例視為中國即將“崩盤”(即債務導致的硬著陸)的證據。他們認為工業產能過剩、建成基礎設施過多、銀行間市場資金吃緊以及人民幣匯率走低,都是中國經濟崩盤在即的警示信號。
  但冼博德指出,如果由此倉促得出崩盤不可避免的結論,那就錯了。中國的債務問題與美歐債務問題存在著重要區別,不能劃等號。
  首先,盡管中國借債很多,但儲蓄也很多。所以,中國基本上一直是自己跟自己借。這與依賴外國債權人的情況大不相同。
  其次,借債增多主要是由企業而非政府或消費者推動的。中國企業一直在積累大量儲蓄,而由于基本沒有分紅或提高回報的壓力,它們把資金又放回了銀行和影子銀行,經由后兩者再貸給其他企業。盡管這不是有效的配置資源方式,但它在更大程度上揭示出的是資本市場的缺陷,而不是系統性的過度舉債。
  再者,中國借債主要是為了籌措資金投資。如果像美歐那樣借債消費,那么當盛宴結束后,人們基本無法得到任何東西,只是生活水平下降。但如果是借債投資,卻可以得到一些超級棒的基礎設施,比如中國的高鐵網絡,以及一些世界級的生產設施。
  最后,中國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新經濟(310358,基金吧)范式”的幻覺迷惑了眾多西方政策制定者和銀行家,并令其喪失判斷力。但中國政府和領導層不會被迷惑,他們清楚中國存在一個問題,并決心解決它。在本月于北京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幾乎每場會議都涉及到杠桿過高和產能過剩的議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是由政府贊助的,中國許多高級別領導人出席了該論壇。
  文章還指出,西方分析人士提到的許多警示信號,都是中國政府刻意引導出現的,或者是受中國政府歡迎的。中國有關部門希望收緊銀行間市場,樂見一起債券違約導致市場紀律加強,并下決心打破人民幣將一直單邊升值的觀念。
  在中國看來,解決債務問題只是對金融體系實施更激進的全面改革的一個要素而已。全面改革包括放開利率管制、發展資本市場、改革地方政府財政以及最終放開資本賬戶管制。
  冼博德認為,在逐步去杠桿化的同時又不過度抑制經濟增長,需要高超的技巧。徹底改變中國整個金融體系的運作方式,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但迄今為止,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及其所在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的步伐一直邁得相當穩健。
  冼博德指出,在中國經濟增長結構開始轉變的同時,根本驅動力仍然強勁,城市化仍在飛速推進,國內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增長迅速。由于服務業并不存在產能過剩,因此它有足夠的空間推動增長、創造就業。所以,雖然前路少不了磕磕絆絆,但與許多西方觀察人士所聲稱的相比,中國將有更大的可能找到出路、克服這些挑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