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全球經濟步入改革調整年

2014-4-16 10:33: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13日出席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繼續恢復但力度不夠,同時面臨通脹水平偏低、金融市場波動、地緣政治等多重風險,各國必須利用今年的時間窗口加大結構改革和調整的力度,才能為明后年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今年金融市場將持續波動
  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3.6%,整體形勢不錯但各國復蘇力度后勁不足。
  朱民表示,今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繼續恢復,相當程度上得益于財政緊縮拖累效應減少的一次性因素,但這是不可持續的。以美國為例,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計為2.8%,原因之一是財政緊縮對經濟增長的負面貢獻從去年的約1個百分點降至今年的約0.5個百分點。此外,今年新興市場國家總體增長較為穩定,如果大的市場環境不發生變化,增速預計達到約5%。低收入國家經濟增長繼續強勁,但也面臨著國內的宏觀情況開始惡化、財政政策空間減少、貨幣增長過快等不利情況。
  對于全球金融市場今年的變化,朱民稱:“主要有兩個較大的趨勢。一方面,整個金融市場正在由流動性為主導的市場向增長性為主導的市場進行轉變的過程中。全球資產將重新定價,不再區分發達經濟或新興經濟,只要資產具有潛在的增長力,就會被市場看好;另一方面,美聯儲預計年底退出量化寬松的貨幣(QE)政策,隨著金融市場波動上升,潛在的風險也在上升,新的問題是年底以后美聯儲是否會對整個資產負債表進行調整,從而使未來利率產生波動,這是市場廣泛關注的一個風險點。”
  談到全球是否存在通貨緊縮的風險時,他認為,通貨緊縮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全球的通貨膨脹率都偏低主要由兩個原因造成。一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目前全球實際產出低于潛在的產出水平,在這個情況下,通貨膨脹偏低可以理解。二是石油、食品價格下滑導致進口制造業產品價格下降,使得全球的通脹水平都偏低。朱民表示與會代表最關注的問題是在什么情況下當前的低通脹會轉變為真正的通貨緊縮以及采取何種措施能夠有效地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再被問及對于歐洲央行近期不斷暗示或將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的看法時,朱民表示,歐洲需要進一步寬松的貨幣政策。寬松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流動性以及在逐漸寬松的過程中修復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同時也需要大量結構性改革,包括降低勞動力成本、改革養老金制度等。
  此外,對于烏克蘭問題,朱民認為,該事件影響很大,烏克蘭本身是一個很小的經濟體,但是主要是看俄羅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已下調到1.3%左右,現在看來整個經濟還是在走弱,之后對周邊經濟的影響還是存在。“在今天全球經濟增長開始復蘇,但復蘇仍然不強的情況下,全球合作顯得特別重要,所以在烏克蘭事件上,全球繼續合作能夠減少它的外溢效應,就變得很重要。”朱民對解決烏克蘭局勢表示。
  中國經濟受關注
  “溢回”成熱詞
  中國經濟也是本次春季會議期間關注的熱點。朱民說,會議期間,各國財政部長、央行行長對中國的經濟穩定表示了贊賞。中國經濟能夠繼續維持7%~7.5%之間的增速,對穩定全球的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很多的國家,特別是非洲、拉美的國家,由于和中國經濟聯系非常緊密,最關注的是中國的經濟,而不是全球經濟。IMF總裁拉加德也表示對中國協調好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結構改革和消除金融隱患三者的關系抱有信心,這也進一步增強了全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在今年的會議上,IMF為全球央行與財長們造了一個新詞——“溢回”(spillbacks),主要指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造成的外溢效應(spillover)若導致新興市場以及全球經濟的變化,會再次反饋回發達經濟體。這一新詞的誕生是新興市場和IMF試圖敦促美聯儲在退出寬松貨幣政策時謹慎行事的最新表述。
  朱民在回應《第一財經日報》提問,解釋“溢回”這個詞時說到,2013年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2013年底,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在全球GDP的比重占了總GDP的比重超過50%,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當所占比重超過50%時,如果任何舉措對新興經濟體產生負面影響使其需求減少,就會對全球經濟帶來影響。美聯儲的新任主席耶倫也在日前發表講話時明確表示會十分關注美聯儲的政策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溢回”效應。
  面臨多重復雜的外部環境,朱民建議新興經濟體不要過多依賴外部資源,增長的動力要更多地從外部主導轉向內部主導。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鞏固宏觀經濟基本面,尋找內部增長動力,才能做到可持續的發展。他指出,從去年5月美聯儲首次釋放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信號以來,外部資本市場沖擊越來越集中在經常賬戶逆差較大、通脹水平較高、財政赤字較大等內部宏觀環境比較薄弱的國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