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也有“高速公路” 中韓陸海可聯運
2014-3-3 10:31:00 來源:中國海運信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隨著“新金橋5號”客貨班輪靠泊青島港,幾個裝載著自韓國進口設備的托盤從該客貨班輪上運出。在青島海關現場監管下的中韓陸海聯運通道上,國內拖車車頭掛上托盤駛出港口,這批設備即刻運往工廠組裝并投入生產。
與其他進口貨物不同的是,這批半導體、TFT-LCD產品及相關生產線等精密設備比較高,如果使用普通托盤,道路運輸時會超出高度限制,而在海運、陸運途中更換托盤,又會費時費力。使用超低托盤裝載運輸、采用中韓陸海聯運方式進口時,托盤可以隨班輪進出境,進出船艙后車頭可以直接進行甩掛運輸,不必像集裝箱船、散貨船等運輸時進行多次裝卸。
據悉,這一運輸方式是2008年中韓兩國領導人商定的重大合作項目。在2010年中韓部長雙邊會議上,山東省被確定為中方唯一試點省份。2010年底,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項目正式開通,第一階段為甩掛運輸,即兩國貨運掛車由客滾船搭載進入對方境內后,直接由對方的牽引車牽引運抵目的地。目前,山東省內青島、威海、日照、石島、龍眼共5個口岸已分別與韓國仁川、平澤、群山開通甩掛運輸業務,煙臺通道也即將開通。
“貨物直接隨著裝載運輸工具進出境,這些通道就像是一條條海上高速公路。”青島海關下屬威海海關查驗二科科長周長清說,這樣的運輸方式優勢非常明顯。對于精密電子產品、高價值設備以及鮮活農產品等進出口貨物而言,這種運輸方式的優勢更加突出,對于這種需要無震動、無干擾的運輸,‘門到門’直達送遞顯得格外重要。
據了解,中韓陸海聯運這一運輸方式是我國首次通過渡輪將兩國間道路運輸銜接起來,相當于把高速公路架設在海上,對發展中韓貿易、推動東北亞經濟圈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項目也可以更好地發揮青島市在東北亞物流樞紐中的區域優勢,提升現代物流形象和水平。
為了保證運輸方式的安全,青島海關對這一項目特別加強了監管和服務,全程監控底盤掛車及貨物裝船、申報等關鍵環節,對陸海聯運貨物“即到即驗、即驗即放”,提升通關時效。目前,由山東口岸出口到韓國的活魚次日即可端上當地百姓餐桌,進口貨物也可以第一時間進入工廠庫房。
得益于青島海關等部門的高效監管,中韓陸海聯運業務開通以來運行平穩。據青島海關統計,截至2013年底,共有449批次、1062掛車貨物通關中韓陸海聯運方式進出中韓,貨運量近3000噸,總貨值達1.7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