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物流云平臺最后一公里拼速度
2014-3-20 12:26:00 來源:重慶晨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仲倫,49歲,重慶公路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從事行業:物流
座右銘:努力工作,知足常樂。
2013貢獻:他帶領的市公運集團物流團隊,在重慶主城區布局配送網點200余個,投入城市配送專用車輛300余輛。
有專家指出,未來的商業競爭結果取決于企業最后一公里的優化程度。過去一年來,我市公路物流運輸巨頭市公運集團,就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主城區“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上。作為項目負責人,市公運集團副總經理張仲倫最近成了集團里最忙碌的人。
投資千萬布局配送網點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重慶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近390萬輛,并且還在快速增長。此外,重慶市實施禁止大型貨車、中型貨車、低速貨車白天高峰期駛入中心城區的“禁貨”措施。這些都導致了我市城市配送物流處于被動尷尬狀態。
另一方面,散亂的物流企業,各種類型的貨運車,也加重了重慶“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的混亂。
“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第三方物流,來打通這"最后一公里"的"任督二脈"。”張仲倫說,盡管賺不到什么錢,但這無疑是有利于民生的一件好事。
他表示,從去年9月起,公運集團就投資1000余萬元,引入了300多輛載重2噸左右的小型城市配送車,在主城區范圍內布局了200余個配送網點,專職負責城市社區配送服務。
“預計今年內,公運集團將成立一家專門負責城市配送的同程配送物流有限公司,未來兩年內,我們的城市配送車要達到1000輛,跑遍重慶主城區的大街小巷。”張仲倫說。
未來將打造智慧物流云平臺
不過,要從傳統貨運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物流基地必須形成一張大網。
張仲倫告訴記者,截至去年年底,市公運集團已基本完成了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個層級的布局,實現了在重慶主城區和重要工業園區以及“三環十射”交通樞紐節點的貨運(物流)樞紐的全面布局。
“未來,我們還準備打造一個智慧物流云平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供應鏈管理有機結合,形成一張"聰明"的物流網。”昨天,張仲倫滿懷信心地對晨報記者說。
“有了這個智慧物流云平臺,物流企業只需要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就可以處理物流運輸。”張仲倫說,到時候,這將成為一個公共、開放性的信息服務平臺,服務全市的工商、金融、物流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