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出口量還是從出口金額來說,中國已成為第一鋼鐵出口大國。由于國內鋼鐵產能過剩,另改革政策的實施,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整體需求基本偏弱,國內市場需求不足,鋼企不得不將目標轉移海外市場,且今年以來,我國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下行,國內鋼材在國際市場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另由于今年歐美經濟形勢出現復蘇,對鋼材需求量增加,國外市場對我國鋼材的需求也明顯增加,拉動了我國鋼材的出口。
雖然目前來看鋼材出口形勢較好,但我國鋼鐵生產商在國際市場上往往以低價格出售某些鋼鐵產品。2014年以來,我國鋼材出口平均單價逐月下降。前三季度鋼材進口均價1246美元/噸,而出口均價783美元/噸,進出口差價擴大到463美元/噸,連續9個月價差呈擴大趨勢。可以說,目前我國鋼鐵出口仍然呈現為規模大、利潤低、國際競爭力弱的特征,此外隨著我國鋼材出口量持續攀升,預計鋼鐵出口貿易摩擦后期還會繼續增加,各國鋼鐵企業和政府對我國鋼材出口的反傾銷力度也在日益加大。
目前我國對普鋼取消了出口退稅,而出口特殊合金鋼材產品則可以享有相應減稅的優惠政策。近年來,部分出口企業在普鋼中加入硼元素,改頭換面成合金鋼產品出口,并由此以獲取出口退稅。目前中國含硼鋼材出口數量遠超過普通鋼材,預計中國今年鋼材出口至少將達到8500萬噸,同比增43%,而含硼鋼材占到近50%。
中國含硼鋼材的大量出口已引起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不滿,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的鋼鐵協會或組織與中國有關部門討論含硼鋼材出口問題,特別是中國主要的鋼材出口地——東南亞國家已對含硼鋼材采取行動,歐洲或將加入這一陣營。泰國于2013年開始對進口含硼、鉻合金熱軋板卷征收臨時33.11%特保稅,并發起針對中國含硼熱卷的反傾銷調查。
面對國際各國采取的行動,中國政府不能坐視無堵,中國政府取消含硼鋼材的出口退稅是遲早的事。然不單單只是在為了應對含硼合金鋼稅的問題,同時為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反傾銷、反補貼的貿易糾紛,政府還應加強監管,減少不規范出口,并督促我國鋼企積極提升出口鋼材的附加值,提升鋼材質量這才是鋼企需求解決的問題關鍵。